六月,葬赵王虎于显原陵,谥曰武帝,庙号太祖。
桓温闻赵乱,出屯安陆,遣诸将经营北方。赵扬州刺史王浃举寿春降,西中郎将陈逵进据寿春。征北大将军褚裒上表请伐赵,即日戒严,直指泗口,朝议以裒事任贵重,不宜深入,宜先遣偏师。裒奏言:“前已遣前锋督护王颐之等径造彭城,后遣督护麋嶷进据下邳。今宜速发,以成声势。”秋,七月,加裒征讨大都督,督徐、兗、青、扬、豫五州诸军事,裒帅众三万,径赴彭城,北方士民降附者日以千计。
朝野皆以为中原指期可复,光禄大夫蔡谟独谓所亲曰:“胡灭诚为大庆,然恐更贻朝廷之忧。”其人曰:“何谓也?”谟曰:’夫能顺天乘时,济群生于艰难者,非上圣与英雄不能为也,自馀则莫若度德量力。观今日之事,殆非时贤所及,必将经营分表,疲民以逞;既而材略疏短,不能副心,财殚力竭,智勇俱困,安得不忧及朝廷乎!”

诗句:

  • 六月,葬赵王虎于显原陵,谥曰武帝,庙号太祖。
  • 桓温闻赵乱,出屯安陆,遣诸将经营北方。赵扬州刺史王浃举寿春降,西中郎将陈逵进据寿春。征北大将军褚裒上表请伐赵,即日戒严,直指泗口,朝议以裒事任贵重,不宜深入,宜先遣偏师。
    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晋朝在统一南方后,开始北伐中原的历史事件。诗中的“显原陵”、“泗口”都是重要的历史地点。”显原陵”是指赵王虎的埋葬地,而”泗口”则是晋军进军的起点。诗中的”朝议”则反映了当时朝廷内部对于军事行动的不同意见。
    整首诗通过描述赵王虎的葬礼、桓温的行动、以及晋军的战略部署,展示了晋朝在统一南方后的雄心壮志。同时,诗中的”朝议”也反映了当时的政治环境,即朝堂上的不同声音。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事件的描绘,展现了晋朝统一南方后,开始北伐中原的决心和行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