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豁表兗州刺史硃序为梁州刺史,镇襄阳。
秋,七月,丁未,以尚书仆射谢安为司徒,安让不拜;复加侍中、都督扬、豫、徐、兗、青五州诸军事。
丙辰,征西大将军、荆州刺史桓豁卒。冬,十月,辛丑,以桓冲都督江、荆、梁、益、宁、交、广七州诸军事,领荆州刺史;以冲子嗣为江州刺史。又以五兵尚书王蕴都督江南诸军事,假节,领徐州刺史;征西司马领南郡相谢玄为兗州刺史,领广陵相,监江北诸军事。桓冲以秦人强盛,欲移阻江南,奏自江陵徙镇上明,使冠军将军刘波守江陵,咨议参军杨亮守江夏。王蕴固让徐州,谢安曰:“卿居后父之重,不应妄自菲薄,以亏时遇。”蕴乃受命。
初,中书郎郗超自以其父愔位遇应在谢安之右,而安入掌机权,愔优游散地,常愤邑形于辞色,由是与谢氏有隙。是时朝廷方以秦寇为忧,诏求文武良将可以镇御北方者,谢安以兄子玄应诏。超闻之,叹曰:“安之明,乃能违众举亲;玄之才,足以不负所举。”众咸以为不然。超曰:“吾尝与玄共在桓公府,见其使才,虽履屐间未尝不得其任,是以知之。”玄募骁勇之士,得彭城刘牢之等数人。以牢之为参军,常领精锐为前锋,战无不捷。时号“北府兵”,敌人畏之。
资治通鉴·卷一百零四·晋纪二十六
桓豁表兖州刺史朱序为梁州刺史,镇襄阳
秋,七月,丁未,以尚书仆射谢安为司徒,安让不拜;复加侍中、都督扬、豫、徐、兖、青五州诸军事。
丙辰,征西大将军、荆州刺史桓豁卒。冬,十月,辛丑,以桓冲都督江、荆、梁、益、宁、交、广七州诸军事,领荆州刺史;以冲子嗣为江州刺史。又以五兵尚书王蕴都督江南诸军事,假节,领徐州刺史;征西司马领南郡相谢玄为兖州刺史,领广陵相,监江北诸军事。桓冲以秦人强盛,欲移阻江南,奏自江陵徙镇上明,使冠军将军刘波守江陵,咨议参军杨亮守江夏。王蕴固让徐州,谢安曰:“卿居后父之重,不应妄自菲薄,以亏时遇。”蕴乃受命。
初,中书郎郗超自以其父愔位遇应在谢安之右,而安入掌机权,愔优游散地,常愤邑形于辞色,由是与谢氏有隙。是时朝廷方以秦寇为忧,诏求文武良将可以镇御北方者,谢安以兄子玄应诏。超闻之,叹曰:“安之明,乃能违众举亲;玄之才,足以不负所举。”众咸以为不然。超曰:“吾尝与玄共在桓公府,见其使才,虽履屐间未尝不得其任,是以知之。”玄募骁勇之士,得彭城刘牢之等数人。以牢之为参军,常领精锐为前锋,战无不捷。时号“北府兵”,敌人畏之。
译文:
秋,七月,丁未,任命尚书仆射谢安为司徒,谢安推辞不接受这个职务;又加授侍中、都督扬、豫、徐、兖、青五州诸军事。
丙辰,前将军、荆州刺史桓豁去世。
冬,十月,辛丑,任命桓冲为都督江、荆、梁、益、宁、交、广七州诸军事,兼任荆州刺史;任命桓冲之子嗣为江州刺史。
又任命五兵尚书王蕴为都督江南诸军事,授予符节,兼任徐州刺史;征西司马兼任南郡相的谢玄为兖州刺史,兼任广陵相,监江北诸军事。桓冲因为秦人强盛,想要阻挡黄河以南地区的发展,于是奏请从江陵迁镇到上明,派冠军将军刘波守卫江陵,咨议参军杨亮守卫江夏。王蕴坚决推辞徐州之职,谢安说:“你身居叔父的高位,不应该妄自菲薄,以此失去时机的好遇。”王蕴于是接受了任命。
中书郎郗超认为自己的父亲郗愔的位遇应该在谢安之下,而谢安掌权之后,郗愔只能悠闲自在地度过时光,经常因不满而发怒,因此与谢家结怨。此时朝廷正忧虑秦国的侵扰,于是下诏寻求可以镇守北方的文武良将。谢安推荐他的哥哥的儿子谢玄接受诏书。郗超听到这个消息后感叹道:“谢安的明察,竟然能够违背众人而提拔自己的亲人;谢玄的才能,足够不负他受到的信任和推荐。”众人都认为不是这样。郗超说:“我曾经与谢玄一起在桓温府中任职,看到他的才干,即使在琐碎的小事中他也不曾不能胜任职务,所以我知道他有这样的能力。”于是谢玄招募骁勇的战士,得到了彭城人刘牢之等人数名勇士。任命刘牢之为参军,经常带领精锐士兵担任前锋,每次出战都能够获胜。当时人们称他们的军队为“北府兵”,敌人害怕他们的军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