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兵逼肥水而陈,晋兵不得渡。谢玄遣使谓阳平公融曰:“君悬军深入,而置陈逼水,此乃持久之计,非欲速战者也。若移陈小却,使晋兵得渡,以决胜负,不亦善乎!”秦诸将皆曰:“我众彼寡,不如遏之,使不得上,可以万全。”坚曰:“但引兵少却,使之半渡,我以铁骑蹙而杀之,蔑不胜矣!”融亦以为然,遂麾兵使却。秦兵遂退,不可复止,谢玄、谢琰、桓伊等引兵渡水击之。融驰骑略陈,欲以帅退者,马倒,为晋兵所杀,秦兵遂溃。玄等乘胜追击,至于青冈。秦兵大败,自相蹈藉而死者,蔽野塞川。其走者闻风声鹤唳,皆以为晋兵且至,昼夜不敢息,草行露宿,重以饥冻,死者什七、八。初,秦兵小却,硃序在陈后呼曰:“秦兵败矣!”众遂大奔。序因与张天锡、徐元喜皆来奔。获秦王坚所乘云母车及仪服器械、军资珍宝畜产不可胜计,复取寿阳,执其淮南太守郭褒。
资治通鉴 · 卷一百零五 · 晋纪二十七
秦兵逼肥水而陈,晋兵不得渡。谢玄遣使谓阳平公融曰:“君悬军深入,而置陈逼水,此乃持久之计,非欲速战者也。若移陈小却,使晋兵得渡,以决胜负,不亦善乎!”秦诸将皆曰:“我众彼寡,不如遏之,使不得上,可以万全。”坚曰:“但引兵少却,使之半渡,我以铁骑蹙而杀之,蔑不胜矣!”融亦以为然,遂麾兵使却。秦兵遂退,不可复止,谢玄、谢琰、桓伊等引兵渡水击之。融驰骑略陈,欲以帅退者,马倒,为晋兵所杀,秦兵遂溃。玄等乘胜追击,至于青冈。秦兵大败,自相蹈藉而死者,蔽野塞川。其走者闻风声鹤唳,皆以为晋兵且至,昼夜不敢息,草行露宿,重以饥冻,死者什七、八。初,秦兵小却,硃序在陈后呼曰:“秦兵败矣!”众遂大奔。序因与张天锡、徐元喜皆来奔。获秦王坚所乘云母车及仪服器械、军资珍宝畜产不可胜计,复取寿阳,执其淮南太守郭褒。
译文:
秦国的军队逼近淝水列阵,东晋军队无法过河。谢玄派使者对阳平公苻融说:“您孤军深入敌方腹地,却将军队布成阵势逼近淝水,这是为了持久作战的打算,并非想尽快决战。如果能稍微后退一些,使东晋军队得以渡河,然后决一死战,岂不更好?”其他秦军将领们都说:“我军人数虽少,但地势有利。不如阻止他们前进,使他们不能过河,这样我们才有取胜的把握。”苻坚说:“只要我军稍后退一些,让他们渡过一半人马,然后用精锐骑兵夹击歼灭他们,一定能够取得胜利。”苻融也认为不错,于是就指挥军队稍做后退。秦军果然退却,再也追不上了,谢玄、谢琰、桓伊等人率军渡河发起攻击。苻融骑马巡视战场,想指挥撤退的队伍,结果他坐骑受惊,摔倒在地,被东晋军队杀害。退却的秦军随后溃散。接着,谢玄等人乘胜追击,一直打到青冈才停下。秦军大败,自相践踏而死的士兵,遍布原野和河流。逃跑的敌人听到风声鹤唳,都以为东晋军队就要来了,于是白天黑夜不敢休息,只能一路狂奔,又加之饥饿寒冷,死亡的人占到十分之七八。当初,当秦军稍作后退时,朱序从阵后高喊:“秦军要败了!”众人于是争相逃窜。朱序随后和张天锡、徐元喜一起投奔东晋。缴获了前秦王苻坚乘坐的云母车以及他的服饰器物、军用物资和珍宝财物无数。又攻取寿阳,俘获了淮南太守郭褒。
赏析:
本诗描述了东晋时期,前秦与东晋之间的一场重要战役。在这场战役中,前秦军队虽然兵力占优,但由于战略失误和内部矛盾导致最终失败。诗中通过对战事的描述,反映了当时的政治、军事形势以及对战争的看法和态度。同时,诗人还通过描绘人物的心理活动和战场景象,展现了战争的激烈和残酷。整体而言,本诗不仅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同时也具有深刻的艺术表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