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秦主登以窦冲为南秦州牧,杨定为益州牧,杨壁为司空、梁州牧,乞伏国仁为大将军、大单于、苑川王。
燕上谷人王敏杀太守封戢,代郡人许谦逐太守贾闰,各以郡附刘显。
燕乐浪王温为尚书右仆射。
夏,四月,戊辰,尊帝母李氏为皇太妃,仪服如太后。后秦征西将军姚硕德为杨定所逼,退过泾阳。定与秦鲁王纂共攻之,战于泾阳,硕德大败。后秦主苌自阴密救之,纂退屯敷陆。
燕主垂自碻磝还中山,慕容柔、慕容盛、慕容会来自长子。庚辰,垂为之大赦。垂问盛:“长子人情如何?为可取乎?”盛曰:“西军扰扰,人有东归之志,陛下唯当修仁政以俟之耳。若大国一临,必投戈而来,若孝子之归慈父也。”垂悦。癸未,封柔为阳平王,盛为长乐公,会为清河公。
高平人翟畅执太守徐含远,以郡降翟辽。燕主垂谓诸将曰:“辽以一城之众,返覆三国之间,不可不讨。”五月,以章武王宙监中外诸军事,辅太子宝守中山,垂自帅诸将南攻辽,以太原王楷为前锋都督。辽众皆燕、赵之人,闻楷至,皆曰:“太原王子,吾之父母也!”相遇归之。辽惧,遣使请降。垂以辽为徐州牧,封河南公;前至黎阳,受降而还。
诗句:资治通鑑·卷一百零七·晋纪二十九
译文:在三月,后秦国主姚苌任命窦冲为南秦州牧,杨定为益州牧,杨壁为司空、梁州牧,乞伏国仁为大将军、大单于、苑川王。燕上谷人王敏杀死太守封戢,代郡人许谦驱逐太守贾闰,各自以郡依附刘显。燕乐浪王温担任尚书右仆射。夏,四月,戊辰,尊称帝母李氏为皇太妃,仪服像太后一样。后秦征西将军姚硕德被杨定逼迫,撤退到泾阳。杨定与后秦鲁王纂共同攻击他,在泾阳交战,姚硕德被打败。后秦主苌从阴密救他,刘纂退到敷陆驻扎。燕主垂自碻磝回到中山,慕容柔、慕容盛、慕容会从长子来到。庚辰,垂为他们实行大赦。垂问慕容盛:“长子的情况如何?是否可以夺取?”慕容盛说:“西军骚动,人们有东归的心意,陛下只需修仁政等待他们。如果大国一临,他们必定会投戈而来,就像孝子归慈父。”垂很高兴。癸未,封慕容柔为阳平王,慕容盛为长乐公,慕容会为清河公。高平人翟畅抓获太守徐含远,以郡投降翟辽。燕主垂对诸将说:“辽用一城之众,反复三国之间,不可不讨。”五月,以章武王宙监中外诸军事,辅太子宝守中山,垂亲自率领各将南攻辽,以太原王楷为前锋都督。辽的民众都是燕赵之人,听闻楷至,都说:“太原王子,是我们的父母!”相遇而归之。辽惧,遣使请降。垂以辽为徐州牧,封河南公;前至黎阳,受降而还。
赏析:
这首诗是《资治通鉴》中的一篇记录了晋纪二十九的内容。诗中描述了后秦国主姚苌任命窦冲为南秦州牧,杨定为益州牧,杨壁为司空、梁州牧,乞伏国仁为大将军、大单于、苑川王等事件。同时,诗歌也反映了燕国上谷王敏、代郡人许谦等人背叛后秦,分别投奔刘显和刘纂的情况。最后,诗歌描绘了燕主垂自碻磝回中山,慕容柔、慕容盛、慕容会前来拜访,以及燕主垂询问慕容盛关于长子情况的情景。整首诗语言简洁明了,情节跌宕起伏,人物关系错综复杂,充分展示了历史人物的复杂性格和历史事件之间的紧密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