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兗州刺史强金槌据新平,降后秦,以其子逵为质。后秦主苌将数百骑入金槌营。群下谏之,苌曰:“金槌既去苻登,又欲图我,将安所归乎?且彼初来款附,宜推心以结之,奈何复以不信疑之乎?”既而群氐欲取苌,金槌不从。
六月,甲辰,燕赵王麟破贺讷于赤城,禽之,降其部落数万。燕主垂命麟归讷部落,徙染干于中山。麟归,言于垂曰:“臣观拓跋珪举动,终为国患,不若摄之还朝,使其弟监国事。”垂不从。
西燕主永寇河南,太守杨佺期击破之。
秋,七月,壬申,燕主垂如范阳。
魏王珪遣其弟觚献见于燕,燕主垂衰老,子弟用事,留觚以求良马。魏王珪弗与,遂与燕绝,使长史张衮求好于西燕。觚逃归,燕太子宝追获之,垂待之如初。
秦主登攻新平,后秦主苌救之,登引去。
资治通鉴·卷一百零七·晋纪二十九
晋纪二十九
夏季,四月,林邑国侵犯九真郡,杀害了当地百姓的大多数。
译文:晋纪 29
冬季,十月,后秦国主姚苌派遣数百名骑兵进入强金槌所率领的部队营地。军队中的将领们都劝谏姚苌不要与后秦交战,但姚苌却坚持自己的决定。他解释说:“强金槌已经背叛了前秦,并企图攻击我,他哪里会知道投奔我们的是真心还是虚伪呢?现在他们刚刚归顺我国,我们应该以诚心对待他们,不能因为他们可能再次对我不忠而怀疑他们。”不久之后,氐族人打算夺取姚苌的权力,但强金槌坚决反对。
赏析:此诗展现了一位领袖在面对背叛和猜疑时,仍能保持理智和信念的坚定。通过姚苌与强金槌的对话,反映了领导者的危机处理能力和对忠诚的考验。同时,诗歌也表达了一种历史背景下的复杂政治关系,突显出即使在乱世中,真诚的信任和坚定的信念依然能成为人们前行的动力。
注释: 资治通鉴第一百零七卷 晋纪二十九 晋孝武帝太元十二年(丁亥,公元387年) [1]春,正月,乙已(初八),东晋任命朱序为青、兖二州剌史,代替谢玄镇守彭城;朱序请求改镇淮阴,得到了朝廷的允许。朝廷任命谢玄为会稽内史。
资治通鉴第一百零七卷 晋纪二十九 晋孝武帝•中之下 晋孝武帝太元十二年(丁亥 公元387年) 春季,正月,乙已(初八),东晋任命朱序为青、兖二州剌史,代替谢玄镇守彭城;朱序请求改镇淮阴,得到了朝廷的允许。朝廷任命谢玄为会稽内史。
晋纪·晋纪二十九原文 原文 起强圉大渊献,尽重光单阏,凡五年。 列宗孝武皇帝中之下太元十二年(丁亥,公元三八七年)
资治通鉴·晋纪·晋纪二十七原文及翻译, 时间:2018/09/07 16:30 | 分类: 古诗词大全 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新知网www.lishixi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