鄴中官属劝范阳王德称尊号,会有自龙城来者,知燕主宝犹存,乃止。
凉王光遣太原公纂将兵击沮渠蒙逊忽谷,破之。蒙逊逃入山中。蒙逊从兄男成为凉将军,闻蒙逊起兵,亦合众数千屯乐涫。酒泉太守垒澄讨男成,兵败,澄死。男成进攻建康,遣使说建康太守段业曰:“吕氏政衰,权臣擅命,刑杀无常,人无容处。一州之地,叛者相望,瓦解之形,昭然在目,百姓嗷然无所依附。府君奈何以盖世之才,欲立忠于垂亡之国!男成等既唱大义,欲屈府君抚临鄙州,使涂炭之馀,蒙来苏之惠,何如?”业不从。相持二旬,外救不至,郡人高逵、史惠等劝业从男成之请。业素与凉侍中房晷、仆射王详不平,惧不自安,乃许之。男成等推业为大都督、龙骧大将军、凉州牧、建康公,改元神玺。以男成为辅国将军,委以军国之任。蒙逊帅众归业,业以蒙逊为镇西将军。光命太原公纂将兵讨业,不克。
诗意解读
范阳王德在邺城受到部下的怂恿,希望称帝建立新的国家。然而,当他们得知燕主宝还活着时,便决定停止这一行动。与此同时,凉王光派遣太原公纂领兵攻击沮渠蒙逊,最终击败他。然而,由于蒙逊逃入山中,太原公篡无法继续追击。
译文
邺城中的官员们劝范阳王德称帝建立新的国家,这时有从龙城的使者到来,他们知道燕主宝仍然活着,于是德决定放弃称帝的计划。
凉王光命令太原公纂领兵攻打沮渠蒙逊,最终击败了蒙逊,但蒙逊逃入了山中。蒙逊的堂兄男成为凉将军,听闻蒙逊已经起兵后,也聚集了数千人马驻守乐涫。酒泉太守垒澄进攻男成,但失败了,垒澄因此战死。男成进而向建康发起进攻,并向建康太守段业提出建议说:”当朝的政治已经衰败,权臣肆意妄为,刑罚杀戮没有规律,百姓无处容身。整个一州之地,反叛之人接连不断。这种瓦解之象,一目了然。百姓哀号无依,我们怎么能以盖世之才,想要在垂危的国家中尽忠呢?男成等已经公开宣扬大义,希望您能屈尊莅临鄙州,给予那些陷入困境的百姓以援助。”段业没有听从他的提议。双方僵持了二十天,外部援军仍未到来。郡人高逵、史惠等人劝说段业接受男成的请求。段业与凉侍中房晷、仆射王详一直不和,害怕自己的处境不安全,于是接受了男成的提议。男成就推举段业担任大都督、龙骧大将军、凉州牧、建康公,同时改年号为神玺。任命男成为辅国将军,委以军国之任。蒙逊率领部众回到段业处,段业将蒙逊任命为镇西将军。光命令太原公纂领兵讨伐段业,但未能成功。
注释
- 范阳王德: 指范阳王刘德;范阳王是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的人物,其历史事迹多有记载。
- 龙城: 古地名,这里指代的是龙城(今辽宁朝阳市)。
- 吕氏政衰: 指的是前秦政权的衰落。
- 垂亡之国: 指即将灭亡的国家。
- 凉王光: 即北凉的统治者沮渠蒙逊。
- 太原公纂: 北凉的统治者之一,姓秃发名纂(公元409年-公元433年),是北凉王朝的创立者。
- 沮渠蒙逊忽谷: 沮渠蒙逊是北凉的创建者和领导人,忽谷是他在军中的职位。
- 酒泉太守垒澄: 垒澄是酒泉太守,负责该地区的军事指挥。
- 吕氏政衰: 指前秦政权衰弱,政治不稳定。
- 权臣擅命: 指权力集中的大臣们不受制约,任意行使权力。
- 刑杀无常: 法律和刑罚执行无常,缺乏公正性。
- 民无容处: 意味着民众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 府君: 对地方长官的敬称。
- 吕氏政衰: 指前秦政权衰弱,政治不稳定。
- 垂亡之国: 即濒临灭亡的国家。
- 辅国将军: 军事职务名,辅佐国家的重要将领。
- 镇西将军: 军事职务名,镇守一方的高级将领。
- 改元神玺: 改年号为“神玺”,表示改革和更新。
- 外救不至: 指来自外界的军事援助无法到达。
- 相持二旬: 指双方对峙了二十天。
- 外救不至: 指外来的援助无法到达。
- 府君: 对地方长官的敬称。
- 吕氏政衰: 指前秦政权衰弱,政治不稳定。
- 垂亡之国: 即濒临灭亡的国家。
- 辅国将军: 军事职称,辅助军队的高级指挥官。
- **镇西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