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饥甚,慕容麟帅二万馀人出据新市。甲子晦,魏王珪进军攻之。太史令晁崇曰:“不吉。昔纣以甲子亡,谓之疾日,兵家忌之。”珪曰:“纣以甲子亡,周武不以甲子兴乎?”崇无以对。冬,十月,丙寅,麟退阻泒水。甲戌,珪与麟战于义台,大破之,斩首九千馀级。麟与数十骑驰取妻子入西山,遂奔鄴。
甲申,魏克中山,燕公卿、尚书、将吏、士卒降者二万馀人。张骧、李沈等先尝降魏,复亡去;珪入城,皆赦之。得燕玺缓,图书、府库珍宝以万数,班赏群臣将士有差。追谥弟觚为秦愍王。发慕容详冢,斩其尸;收杀觚者高霸、程同,皆夷五族,以大刃剉之。丁亥,遣三万骑就卫王仪,将攻鄴。
秦长水校尉姚珍奔西秦,西秦王乾归以女妻之。
河南鲜卑吐秣等十二部大人,皆附于秃发乌孤。
资治通鉴·卷一百零九·晋纪三十一
燕国遭遇饥荒,慕容麟率领二万多人出城据守新市。甲子晦日,魏王拓跋进军攻打他们。太史令晁崇说:“不吉利。昔日纣王用甲子之月亡国,称为疾日,兵家忌讳。”拓跋回答说:“纣王以甲子亡国,周武王不以甲子兴盛吗?”晁崇无法回答。冬季,十月丙寅日,慕容麟退守泒水。甲戌日,拓跋与慕容麟在义台交战,将其大败,斩首九千多级。慕容麟和数十名骑兵飞驰而去,带着妻子儿女逃入西山,随后投奔邺城。
甲申日,北魏攻克中山,燕公卿、尚书、将吏、士卒投降的有两万余人。张骧、李沈等先期投降北魏,后来又逃跑;拓跋进城后,赦免了他们的罪过。获得燕国的玺缓,以及图书、府库珍宝数不胜数,根据功劳大小赏赐给大臣和将士。追谥弟弟慕容觚为秦愍王。挖掘慕容详的坟墓,砍下了他的尸首;逮捕并杀死了杀害慕容觚的高霸和程同,都夷灭三族,并将他们斩首。丁亥日,派遣三万骑兵前往卫王仪那里,准备进攻邺城。
秦长水校尉姚珍逃亡到西秦,西秦王乾归用女儿嫁给了他。
河南鲜卑吐秣等人十二部大人,全都向秃发乌孤归附。
这首诗描绘了397年(晋安帝隆安元年)晋朝的政治斗争和军事冲突。诗中涉及的主要事件包括:
描述了晋安皇帝甲(即晋安帝隆安元年)加元服改元的事件。这是古代帝王的重要礼仪,通常标志着新的开始和权威的确立。
提到了左仆射王和领军将军王国宝的权力斗争。两人都是朝廷中的高级官员,但因权力分配不均而产生了冲突。
诗中提到了魏王拓跋的军队进入中山,对当地居民进行了攻击。这个事件反映了当时北方民族之间的军事冲突和征服。
诗歌还涉及了慕容麟领导的起义军与魏王拓跋军队的战斗。这场战斗不仅是一次军事行动,也可能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和政治不稳定的背景。
诗中还提到了燕国内部的腐败和混乱,以及一些高级官员如太史令晁崇对国家未来的担忧。这些描述可能揭示了当时社会的某些阴暗面。
这首诗反映了晋朝时期的政治、军事和社会动荡,通过具体的历史事件展现了当时的社会状况和人物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