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正月,庚午朔,下诏罪状桓玄,以尚书令元显为骠骑大将军、征讨大都督、都督十八州诸军事,加黄钺,又以镇北将军刘牢之为前锋都督,前将军谯王尚之为后部,因大赦,改元,内外戒严;加会稽王道子太傅。
元显欲尽诛诸桓。中护军桓修,骠骑长史王诞之甥也,诞有宠于元显,因陈修等与玄志趣不同,元显乃止。诞,导之曾孙也。
张法顺言于元显曰:“桓谦兄弟每为上流耳目,宜斩之以杜奸谋。且事之济不,系在前军,而牢之反覆,万一有变,则祸败立至。可令牢之杀谦兄弟以示无贰心,若不受命,当逆为其所。”元显曰:“今非牢之,无以知玄;且始事而诛大将,人情不安。”再三不可。又以桓氏世为荆土所附,桓冲特有遗惠,而谦,冲之子也,乃自骠骑司马除都督荆、益、宁、梁四州诸军事、荆州刺史,欲以结西人之心。
资治通鉴·卷一百十二·晋纪三十四
春,正月,庚午朔,下诏罪状桓玄,以尚书令元显为骠骑大将军、征讨大都督、都督十八州诸军事,加黄钺,又以镇北将军刘牢之为前锋都督,前将军谯王尚之为后部,因大赦,改元,内外戒严;加会稽王道子太傅。
元显欲尽诛诸桓。中护军桓修,骠骑长史王诞之甥也,诞有宠于元显,因陈修等与玄志趣不同,元显乃止。诞,导之曾孙也。
张法顺言于元显曰:“桓谦兄弟每为上流耳目,宜斩之以杜奸谋。且事之济不,系在前军,而牢之反覆,万一有变,则祸败立至。可令牢之杀谦兄弟以示无贰心,若不受命,当逆为其所。”元显曰:“今非牢之,无以知玄;且始事而诛大将,人情不安。”再三不可。又以桓氏世为荆土所附,桓冲特有遗惠,而谦,冲之子也,乃自骠骑司马除都督荆、益、宁、梁四州诸军事、荆州刺史,欲以结西人之心。
赏析:
此段记录了晋安皇帝在位期间的重要历史事件。晋安帝在元显的请求下,下令对桓玄进行清算。元显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力,不惜牺牲众多将领的生命,包括桓修、刘牢之等人。同时,元显还试图利用桓谦来监视和控制局势,显示他对政治形势的掌控。
这段记录还涉及了当时的政治斗争和权力争斗。晋安帝在处理朝政问题时,既要考虑国家利益,也要顾及人情世故。他深知杀掉桓谦兄弟可能会引起不必要的动荡,但也明白如果不采取行动,将会有更多的阴谋破坏他的政权。因此,他在权衡利弊之后,做出了决定。
元显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力,不惜牺牲众多将领的生命,包括桓修、刘牢之等人。他试图利用桓谦来监视和控制局势,显示他对政治形势的掌控。这些行为都反映了当时政治斗争的激烈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