傉檀知吕超必来斫营,畜火以待之。超夜遣中{畾土}将军王集帅精兵二千斫傉檀营,傉檀徐严不起。集入垒中,内外皆举火,光照如昼;纵兵击之,斩集及甲首三百馀级。吕隆惧,伪与檀通好,请于苑内结盟,傉檀遣俱延入盟,俱延疑其有伏,毁苑墙而入。超伏兵击之,俱延失马步走,氵夌江将军郭祖力战拒之,俱延乃得免。傉檀怒,攻其昌松太守孟礻韦于显美。隆遣广武将军荀安国、宁远将军石可帅骑五百救之。安国等惮傉檀之强,遁还。
桓玄表其兄伟为江州刺史,镇夏口;司马刁畅为辅国将军、督八郡军事,镇襄阳;遣其将皇甫敷、冯该戍湓口。移沮、漳蛮二千户于江南,立武宁郡;更招集流民,立绥安郡。诏征广州刺史刁逵、豫章太守郭昶之,玄皆留不遣。
玄自谓有晋国三分之二,数使人上己符瑞,欲以惑众;又致笺于会稽王道子曰:“贼造近郊,以风不得进,以雨不致火,食尽故去耳,非力屈也。昔国宝死后,王恭不乘此威入统朝政,足见其心非侮于明公也,而谓之不忠。今之贵要腹心,有时流清望者谁乎?岂可云无佳胜!直是不能信之耳!尔来一朝一夕,遂成今日之祸。在朝君子皆畏祸不言,玄忝任在远,是以披写事实。”元显见之,大惧。
诗句:资治通鉴 · 卷一百一十二 · 晋纪三十四
译文:吕超知道秃发檀必定来攻击我们的营地,因此我们储存了一些火种等待他的到来。吕超在夜中派遣中{畾土}将军王集带领两千名精兵攻击秃发檀的营地,秃发檀慢慢地没有动静。王集进入了帐篷中,内外都点燃了火把,火光明亮如白天;然后他下令放箭攻击,杀死了王集和他的三百多名士兵。吕隆害怕了,假装和秃发檀友好,在花园内请求结盟,秃发檀让俱延进来参加结盟,俱延怀疑里面有伏兵,破坏花园墙进入内部。吕超设下埋伏,攻击他,俱延失足摔下马逃跑,氵夌江将军郭祖奋力抵抗,但俱延才得以逃脱。秃发檀很生气,攻打吕昌松太守孟礻韦于显美。吕隆派广武将军荀安国、宁远将军石可率领五百骑兵去救援他。因为担心秃发的强盛,荀安国等人撤退回去了。
诗词注释:资治通鉴是北宋时期司马光主编的一部编年体史书,记录了从战国到五代的历史事件,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其中,卷一百一十二记载了东晋时期的一些重要历史事件。本诗选自《资治通鉴》的晋纪三十四,叙述了吕超对秃发檀发起的攻击以及秃发檀对吕昌松太守孟礻韦的围攻,展现了当时战争的激烈程度和双方的紧张关系。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东晋时期一场重要的军事冲突——秃发檀与吕超之间的战斗。诗中通过对话形式,生动地展示了双方将领的策略和行动,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的政治局势和人民的苦难生活。诗中的“畜火以待之”等词句,形象地描绘了士兵们准备迎战的情景,充满了紧张和危险的气息。诗末部分则通过吕隆的懦弱及荀安国的退缩,进一步突显了吕超的强大和吕隆的无奈。整体而言,此诗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历史信息,也让我们深刻感受到那个时代人民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风貌。
译文:
资治通鉴·卷一百一十二·晋纪三十四 晋穆帝建元三年(公元367年)三月,前凉的秃发檀在显美打败了吕超的军队,杀死了吕隆,吕隆害怕后请求与前凉和好。前凉派遣俱延去参加这个盟约,俱延怀疑有埋伏,就拆毁了园墙而进入。吕超伏兵袭击他,俱延丢失战马后退走,吕超的部下氵夌江将军郭祖奋力抵抗。俱延这才得以逃脱,秃发檀大怒,于是攻打吕超的昌松太守孟礻韦于显美。吕超派广武将军荀安国、宁远将军石可率五百骑兵去救援。荀安国等人害怕秃发檀的强大,逃了回去。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前凉秃发檀在战争中的一系列行动及其结果。首先,秃发檀通过预置火种,等待敌人的到来,展现了其谨慎和智谋。接着,吕超派遣王集率领精兵攻击秃发檀的营地,但秃发檀沉着应对,最终取得胜利。此外,吕隆因恐惧而伪装和好,但最终未能逃脱失败的命运。最后,秃发檀发起对敌方重要官员孟礻韦的攻击,虽遭遇抵抗但最终取胜。全诗通过这些事件展示了秃发檀的军事才能和坚定意志。
关键词解释:
- 畜火以待之:指事先准备火种以备不时之需。
- 中{畾土}将军王集:即王集,可能是一个具有特殊身份或职位的人物。
- 吕隆:前凉皇帝刘曜的儿子,曾试图篡位但未成功。
- 桓玄:东晋时期的重要人物,曾建立桓玄政权。
- 辅国将军、督八郡军事:指高级将领的职务和管辖范围。
- 移沮、漳蛮二千户于江南:指将某地区民族迁移到江南地区。
- 司马刁畅:可能是一位地方官员或军事将领。
- 会稽王道子:东晋时期的皇帝,可能在此文中担任某种角色或被涉及。
- 国宝:指王恭,前秦的大臣。
- 郭昶之:可能是前秦的一个官员或将领。
- 皇甫敷、冯该:可能是指前秦的将领或官员。
- 沮、漳:指古代地名,此处泛指某个地区的人民或土地。
- 司马:此处可能是对官职的一种尊称。
- 司马刁畅:可能是地方官员,具体身份不明。
- 辅国将军、督八郡军事:一种高级军事职位,可能指某位军事将领或地方官员。
- 移徙居民:将居民从一个地方搬到另一个地方。
- 贵要腹心:指的是地位高、权力大的人,心腹之人。
- 信:相信。
- 尔来一朝一夕:从过去到现在,形容时间跨度很大。
- 今日之祸:指当前发生的不幸事件。
- 朝君子:朝廷中的君子。
- 玄:指桓玄,前秦政权的领导人之一。
- 江州、襄阳:可能是指当时的政治中心或战略要地。
- 豫章太守郭昶之:可能是一位地方官员或军事将领。
- 俱延、郭祖:可能是前秦的将领或官员。
- 丕显美:在显美的某个地方。
- 郭祖力战拒之:指郭祖奋力战斗抵御敌军。
- 丕:同“必”。
- 尽故去耳,非力屈也:意思是说不是因为力量不足才离开,而是别有原因。
- 昔国宝死后,王恭不乘此威入统朝政,足见其心非侮于明公也,而谓之不忠。:引用他人的话来说明某人的态度或行为。
- 今之贵要腹心,有时流清望者谁乎?岂可云无佳胜!直是不能信之耳!尔来一朝一夕,遂成今日之祸。在朝君子皆畏祸不言:这句话表达了一种担忧或恐惧的情绪。
- 玄忝任在远:表示自己感到惭愧或谦卑。
- 披写事实:这里可能是说自己在整理或分析事实。
- 尔来一朝一夕:从过去到现在,形容时间跨度很大。
这首诗通过描述前凉与前秦之间的战事,揭示了当时的政治局势以及双方的军事实力和策略。诗中的战斗场面描写生动,反映了古代战争的惨烈和复杂性。同时,通过对人物的心理活动和决策过程的刻画,展现了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内心世界,使读者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当时的社会环境和人物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