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癸巳,加太尉裕领北雍州刺史。
六月,丁巳,魏主嗣北巡。
并州胡数万落叛秦,入于平阳,推匈奴曹弘为大单于,攻立义将军姚成都于匈奴堡。征东将军姚懿自蒲阪讨之,执弘,送长安,徙其豪右万五千落于雍州。
氐王杨盛攻秦祁山,拔之,进逼秦州。秦后将军姚平救之,盛引兵退;平与上邽守将姚嵩追之。夏王勃勃帅骑四万袭上邽,未至,嵩与盛战于竹岭,败死。勃勃攻上邽二旬,克之,杀秦州刺史姚军都及将士五千馀人,因毁其城。进攻阴密,又杀秦将姚良子及将士万馀人;以其子昌为雍州刺史,镇阴密。征北将军姚恢弃安定,奔还长安,安定人胡俨等帅户五万据城降于夏。勃勃使镇东将军羊苟儿将鲜卑五千镇安定,进攻秦镇西将军姚谌于雍城,谌委镇奔长安。勃勃据雍,进掠郿城。秦东平公绍及征虏将军尹昭等将步骑五万击之,勃勃退趋安定,胡俨闭门拒之,杀羊苟儿及所将鲜卑,复以安定降秦。绍进击勃勃于马鞍阪,破之,追至朝那,不及而还。勃勃归杏城。杨盛复遣兄子倦击秦,至陈仓,秦敛曼嵬击却之。夏王勃勃复遣兄提南侵泄阳,秦车骑将军姚裕等击却之。
资治通鉴·卷一百一十七·晋纪三十九
五月,癸巳,加太尉刘裕为北雍州刺史。
六月,丁巳,北魏国主拓跋嗣北巡。
并州胡数万落叛秦,入于平阳,推匈奴曹弘为大单于,攻立义将军姚成都于匈奴堡。征东将军姚懿自蒲阪讨之,执弘,送长安,徙其豪右万五千落于雍州。
氐王杨盛攻秦祁山,拔之,进逼秦州。秦后将军姚平救之,盛引兵退;平与上邽守将姚嵩追之。夏王勃勃帅骑四万袭上邽,未至,嵩与盛战于竹岭,败死。勃勃攻上邽二旬,克之,杀秦州刺史姚军都及将士五千馀人,因毁其城。进攻阴密,又杀秦将姚良子及将士万馀人;以其子昌为雍州刺史,镇阴密。
征北将军姚恢弃安定,奔还长安。安定人胡俨等帅户五万据城降于夏。勃勃使镇东将军羊苟儿将鲜卑五千镇安定,进攻秦镇西将军姚谌于雍城,谌委镇奔长安。勃勃据雍,进掠郿城。秦东平公绍及征虏将军尹昭等将步骑五万击之,勃勃退趋安定,胡俨闭门拒之,杀羊苟儿及所将鲜卑,复以安定降秦。绍进击勃勃于马鞍阪,破之,追至朝那,不及而还。勃勃归杏城。杨盛复遣兄子倦击秦,至陈仓,秦敛曼嵬击却之。
译文:
资治通鉴 · 卷一百一十七 · 晋纪三十九
五月,癸巳(初八),加封太尉刘裕为北雍州刺史。
六月,丁巳(二十二),北魏国主拓跋嗣开始向北巡视。
当月下旬,并州胡族数万户叛变秦朝,进入平阳,推举匈奴曹弘为大单于,在匈奴堡攻击并立义将军姚成都。征东将军姚懿从蒲阪讨伐他们,擒获曹弘,送到长安,迁徙其豪强一万五千余户到雍州。
夏季,氐王杨盛进攻秦朝的祁山,成功占领。他进而逼近秦州的边境。秦国的后将军姚平前去救援,杨盛带领军队撤退;姚平和上邽守将姚嵩追击。夏国的王勃勃率领四万骑兵袭击上邽,尚未到达,姚嵩在竹岭与杨盛交战,战败而死。勃勃进攻上邽二旬之久,攻克该城,杀死秦州刺史姚军都及其将士五千余人,于是摧毁了该城。他又进攻阴密,再次杀死秦将姚良子以及将士一万多人;任命他的儿子姚昌为雍州刺史,驻守阴密。
征北将军姚恢放弃安定,逃回长安,安定的胡人官员胡俨等人率领五万户民众占据安定城投降夏国。夏王勃勃派遣镇东将军羊苟儿率领五千鲜卑士兵镇守安定。他随后进攻秦朝的镇西将军姚谌在雍城,姚谌放弃镇城投奔长安。勃勃占据了雍城,继续掠夺郿城。秦国的东平公姚绍及征虏将军尹昭等人率领步兵和骑兵五万人攻打他们,夏王勃勃退往安定,胡俨紧闭城门抵抗,杀死了羊苟儿和他的所率鲜卑部落,然后又将安定投降了秦国。姚绍向马鞍阪进攻夏王勃勃,击败他,追击到朝那时没有赶上就返回。勃勃回到杏城。杨盛再次派遣兄长的儿子倦进攻秦朝,抵达陈仓,被秦朝的敛曼嵬击退。夏王勃勃又派兄长的儿子提南侵犯泄阳,被秦朝的车骑将军姚裕等人击退。
注释:
“资治通鉴” 是北宋时期司马光编纂的一部编年体史书,涵盖了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开始的历史事件,直至五代时期的晋安帝义熙十一年乙卯(公元415年)止,共20卷。这部史书因其详尽的史料记载和严谨的编年格式而备受后世推崇。
“晋纪·晋纪三十九” 是《资治通鉴》中的一卷,涉及了晋安帝义熙十一年(公元415年)的春季历史事件,包括了刘裕对司马休之次子和侄子的处置。
“加太尉” 表示刘裕被任命为太尉,这通常意味着他在政治或军事上的高升。此事件发生在五月。
“魏主嗣还平城” 描述的是北魏国主拓跋嗣回到了他的首都平城。这一事件标志着北方政权的一个变动,发生在晋安帝义熙十一年的春季。
“并州胡数万落叛秦” 描述了一支并州的胡人部落叛变秦朝的事件,其中包含了对曹弘的称颂。
“胡俨等帅户五万据城降于夏” 指出安定的胡人官员胡俨领导五万户民众投降了夏国。
“杨盛复遣兄子倦击秦” 提到了氐王杨盛派遣兄长的儿子杨倦进攻秦朝,这是一次军事行动的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