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入宫,命太子泓录尚书事,东平公绍及右卫将军胡翼度典兵禁中,防制内外。遣殿中上将军敛曼嵬收弼等中甲仗,内之武库。
兴疾转笃,其妹南安长公主问疾,不应。幼子耕儿出,告其兄南阳公愔曰:“上已崩矣,宜速决计!”愔即与尹冲帅甲士攻端门,敛曼嵬,胡翼度等勒兵闭门拒战。愔等遣壮士登门,缘屋而入,及于马道。泓侍疾在咨议堂,太子右卫率姚和都帅东宫兵入屯马道南。愔等不得进,遂烧端门。兴力疾临前殿,赐弼死。禁兵见兴,喜跃,争进赴贼,贼众惊扰,和都以东宫兵自后击之愔等大败。愔逃于骊山,其党建康公吕隆奔雍,尹冲及弟泓来奔。兴引东平公绍及妙赞、梁喜、尹昭、敛曼嵬入内寝,受遗诏辅政。明日,兴卒。泓秘不发丧,捕南阳公愔及吕隆、大将军尹元等,皆诛之。乃发丧,即皇帝位,大赦,改元永和。泓命齐公恢杀安定太守吕超,恢犹豫久之,乃杀之。泓疑恢有贰心,恢由是惧,阴聚兵谋作乱。泓葬兴于偶陵,谥曰文桓皇帝,庙号高祖。
资治通鉴·卷一百一十七·晋纪三十九
晋安帝义熙十一年(乙卯,公元415年),春季,正月,丙辰日,北魏国主拓跋嗣回到平城。
兴入宫,命太子泓录尚书事,东平公绍及右卫将军胡翼度典兵禁中,防制内外。遣殿中上将军敛曼嵬收弼等中甲仗,内之武库。兴疾转笃,其妹南安长公主问疾,不应。幼子耕儿出,告其兄南阳公愔曰:“上已崩矣,宜速决计!”愔即与尹冲帅甲士攻端门,敛曼嵬,胡翼度等勒兵闭门拒战。愔等遣壮士登门,缘屋而入,及于马道。泓侍疾在咨议堂,太子右卫率姚和都帅东宫兵入屯马道南。愔等不得进,遂烧端门。兴力疾临前殿,赐弼死。禁兵见兴,喜跃,争进赴贼,贼众惊扰,和都以东宫兵自后击之愔等大败。愔逃于骊山,其党建康公吕隆奔雍,尹冲及弟泓来奔。兴引东平公绍及妙赞、梁喜、尹昭、敛曼嵬入内寝,受遗诏辅政。明日,兴卒。泓秘不发丧,捕南阳公愔及吕隆、大将军尹元等,皆诛之。乃发丧,即皇帝位,大赦,改元永和。泓命齐公恢杀安定太守吕超,恢犹豫久之,乃杀之。泓疑恢有贰心,恢由是惧,阴聚兵谋作乱。泓葬兴于偶陵,谥曰文桓皇帝,庙号高祖。
赏析:
《资治通鉴》作为一部详实的历史巨著,不仅记录了中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同时也深刻揭示了其中蕴含的哲理。本篇通过对晋安帝义熙十一年的记载,展示了当时的政治斗争和社会状况,反映了作者对国家治理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
文章详细记载了晋安帝病情的变化及其后果,从兴病重到最终去世的过程,展现了宫廷内部的权力斗争和紧张氛围。通过“兴疾转笃”这一关键转折,揭示了政治危机的紧迫性和不可逆转性。南安公主和幼子的对话则进一步突出了朝臣间的相互猜忌和权力争夺。
文中描绘了政变的激烈过程和人物之间的心理活动。特别是丞相泓、南阳公愔等人在面对生死存亡之际的决断和行动,展现了人性中的善与恶、智与愚。这些细节不仅丰富了历史画卷,更让读者对历史的复杂性和人性的多面性有了更深的理解。
文章通过“泓命齐公恢杀安定太守吕超”一事,体现了作者对于权谋和政治斗争的批判态度。虽然这一行为看似是为了维护国家安全,但也反映出权力斗争中的道德沦丧和人心不稳。通过这种对比,作者提醒人们要警惕权力的腐蚀性,以及在追求目标时可能失去道德底线的风险。
《资治通鉴·卷一百一十七·晋纪三十九》不仅是对一段历史事件的记录,更是一部揭示人类政治生活复杂性的哲学作品。通过对这一事件的深入剖析,我们不仅能了解到当时的社会状况和政治背景,更能从中汲取历史智慧,审视现实生活,从而更好地理解历史的深远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