癸丑,封皇子浚为始兴王,骏为武陵王。
冬,十一月,己酉,魏主如稒阳,驱野马于云中,置野马苑。闰月,壬子,还宫。
初,高祖克长安,得古铜浑仪,仪状虽举,不缀七曜。是岁,诏太史令钱乐之更铸浑仪,径六尺八分,以水转之,昏明中星与天相应。
柔然与魏绝和亲,犯魏边。
吐欲浑惠王慕璝卒,弟慕利延立。
太祖文皇帝中之上元嘉十四年(丁丑,公元四三七年)
春,正月,戊子,魏北平宣王长孙嵩卒。
辛卯,大赦。
二月,乙卯,魏主如幽州。三月,丁丑,魏主以南平王浑为镇东大将军、仪同三司,镇和龙。己卯,还宫。
帝遣散骑常侍刘熙伯如魏议纳币,会帝女亡而止。
夏,四月,赵广、张寻、梁显等各帅众降。别将王道恩斩程道养,送首,馀党悉平。丁未,以辅国将军周籍之为益州刺史。
诗句原文与译文对照分析:
诗歌全文:
癸丑,封皇子浚为始兴王,骏为武陵王。
冬,十一月,己酉,魏主如稒阳,驱野马于云中,置野马苑。闰月,壬子,还宫。
初,高祖克长安,得古铜浑仪,仪状虽举,不缀七曜。是岁,诏太史令钱乐之更铸浑仪,径六尺八分,以水转之,昏明中星与天相应。
柔然与魏绝和亲,犯魏边。
吐欲浑惠王慕璝卒,弟慕利延立。
太祖文皇帝中之上元嘉十四年(丁丑,公元四三七年)
春,正月,戊子,魏北平宣王长孙嵩卒。
辛卯,大赦。
二月,乙卯,魏主如幽州。三月,丁丑,魏主以南平王浑为镇东大将军、仪同三司,镇和龙。己卯,还宫。
帝遣散骑常侍刘熙伯如魏议纳币,会帝女亡而止。
夏,四月,赵广、张寻、梁显等各帅众降。别将王道恩斩程道养,送首,馀党悉平。丁未,以辅国将军周籍之为益州刺史。译文解释:
诗中“封皇子浚为始兴王,骏为武陵王”一句描述了宋文帝封其儿子为王的事迹;“初,高祖克长安,得古铜浑仪,仪状虽举,不缀七曜”则提到了在取得长安后,宋文帝命令铸造新的浑仪来观察天文现象;“柔然与魏绝和亲,犯魏边”描绘了柔然与北魏之间发生的冲突事件;“吐欲浑惠王慕璝卒,弟慕利延立”则是记录了柔然汗国的继承人变动情况。诗句赏析:
此诗表达了宋文帝对国家治理的重视以及对边疆事务的关注。诗中的“封皇子浚为始兴王,骏为武陵王”反映了宋文帝对皇子们的关怀和期望,同时也显示了他对于国家安定和边疆稳定的决心。此外,诗中提到的“柔然与魏绝和亲,犯魏边”以及“吐欲浑惠王慕璝卒,弟慕利延立”等事件,展示了当时国家边境的紧张局势以及宋文帝应对的策略和态度,体现了他作为一位君主的智慧和远见。
这首诗不仅是对历史事件的记载,也是对人物性格和时代背景的深刻体现。通过对这些细节的分析和解读,可以更全面地理解当时的社会状况和历史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