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柔兆困敦,尽重光大荒落,凡六年。
太祖文皇帝中之上元嘉十三年(丙子,公元四三六年)
春,正月,癸丑朔,上有疾,不朝会。
甲寅,魏主还宫。
二月,戊子,燕王遣使入贡于魏,请送侍子,魏主不许,将举兵讨之,壬辰,遣使才十馀辈诣东方高丽等诸国告谕之。
司空、江州刺史、永修公檀道济,立功前朝,威名甚重,左右腹心并经百战,诸子又有才气,朝廷疑畏之。帝久疾不愈,刘湛说司徒义康,以为:“宫车一日晏驾,道济不复可制。”会帝疾笃,义康言于帝,召道济入朝。其妻向氏谓道济曰:“高世之勋,自古所忌。今无事相召,祸其至矣。”既至,留之累月。帝稍间,将遣还,已下渚,未发;会帝疾动,义康矫诏召道济入祖道,因执之。三月,己未,下诏称:“道济潜散金货,招诱剽猾,因朕寝疾,规肆祸心。”收付廷尉,并其子给事黄门侍郎植等十一人诛之,唯宥其孙孺。又杀司空参军薛彤、高进之。二人皆道济腹心,有勇力,时人比之关、张。
诗句原文:
资治通鉴 · 卷一百二十三 · 宋纪五
译文:
资治通鉴·卷一百二十三·宋纪五,从柔兆困敦开始,一直持续到重光大荒落结束,共六年。在这期间,太祖文皇帝在上元嘉十三年(丙子,公元四三六年)正月初一,因为生病没有上朝听政。到了初二,魏主回到宫中。到了初三,燕王派遣使者入京朝贡,请求派侍从前往魏国,但魏主拒绝了他的请求,并准备起兵讨伐。到了初四,他又派遣十余名使者分别访问东方高丽等国,告知他们此事。
注释:
- 柔兆困敦:古代历法中的一个时间单位名称,表示冬月的开始。
- 重光大荒落:也是古代历法中的一个时间单位名称,表示春月的末尾。
- 资治通鉴:这是一部记录了从公元前221年至公元959年的历史文献,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历史编年体著作之一。
- 卷一百二十三:指的是资治通鉴的某个具体篇章编号。
- 宋纪五:这是资治通鉴中对宋朝历史的第五个纪年,即第五个朝代的历史。
赏析:
这首诗反映了宋朝时期的政治动荡和军事冲突。诗中的主人公是檀道济和义康,他们是宋朝的重要政治人物。诗中提到了他们的家族成员被杀,以及朝廷对他们的态度。这些内容反映了当时的政治局势的紧张和不稳定。同时,诗中也描绘了魏主对檀道济的尊重和优待,以及他对檀道济的疑虑。这种复杂的情绪反映了当时的政治斗争的激烈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