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戌,魏主如云中。
六月,甲午,魏主以时和年丰,嘉瑞沓臻,诏大酺五日,遍祭百神,用答天贶。
丙午,高句丽王琏遣使入贡于魏,且请国讳。魏主使录帝系及讳以与之;拜琏都督辽海诸军事、征东将军、辽东郡公、高句丽王。琏,钊之曾孙也。
戊申,魏主命骠骑大将军乐平王丕、镇东大将军徒河屈垣等帅骑四万伐燕。
扬州诸郡大水,己酉,运徐、豫、南兗谷以赈之。扬州西曹主簿沈亮建议,以为酒糜谷而不足疗饥,请权禁止;诏从之。亮,林子之子也。
秋,七月,魏主畋于稒阳。
己卯,魏乐平王丕等至和龙。燕王以牛酒犒军,献甲三千。屈垣责其不送侍子,掠男女六千口而还。
八月,丙戌,魏主如河西。九月,甲戌,还宫。
魏左仆射河间公安原,恃宠骄恣;或告原谋为逆,冬,十月,癸卯,原坐族诛。

《资治通鉴·卷一百二十二·宋纪四》是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编年体史书,共294卷,历时19年告成。全书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写起,到五代的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577年)为止。

诗句如下:

甲戌,魏主如云中。
六月,甲午,魏主以时和年丰,嘉瑞沓臻,诏大酺五日,遍祭百神,用答天贶。
丙午,高句丽王琏遣使入贡于魏,且请国讳。魏主使录帝系及讳以与之;拜琏都督辽海诸军事、征东将军、辽东郡公、高句丽王。琏,钊之曾孙也。
戊申,魏主命骠骑大将军乐平王丕、镇东大将军徒河屈垣等帅骑四万伐燕。
扬州诸郡大水,己酉,运徐、豫、南兗谷以赈之。扬州西曹主簿沈亮建议,以为酒糜谷而不足疗饥,请权禁止;诏从之。亮,林子之子也。
秋,七月,魏主畋于稒阳。
己卯,魏乐平王丕等至和龙。燕王以牛酒犒军,献甲三千。屈垣责其不送侍子,掠男女六千口而还。
八月,丙戌,魏主如河西。九月,甲戌,还宫。
魏左仆射河间公安原,恃宠骄恣;或告原谋为逆,冬,十月,癸卯,原坐族诛。

译文如下:

甲戌,北魏的皇帝拓跋焘前往云中地区。
到了六月,甲午,北魏帝因时和年丰,嘉瑞频频出现,颁布诏令大举庆祝五天,并祭祀各种神明,以此答谢上天的恩赐。
丙午,高句丽国王琏派遣使者向北魏进贡,并且请求宽恕他的祖籍名号。北魏皇帝让记录高句丽国王的家族世系和避讳之事赐予他;任命高句丽的国王琏为都督辽海诸军事、征东将军、辽东郡公、高句丽王。琏是高句丽王钊的曾孙。
戊申,北魏皇帝命令骠骑大将军乐平王元丕、镇东大将军徒河曲垣等人率领四万骑兵讨伐燕国。
扬州各个郡县遭遇了大水灾,己酉,运送徐、豫、南兖州等地的粮食来赈济受灾民众。扬州西边地方的主管簿记官沈亮建议说,将粮食煮成粥来救济饥民不够,应该暂时停止;皇帝同意了他的建议。沈亮是沈林子的孙子。
秋季,七月,北魏皇帝在稒阳狩猎。
己卯,北魏乐平王元丕等人到达和龙。燕王用牛肉美酒慰劳军队,并向北魏献上铠甲三千套。屈垣责备他们没有把人质送交给自己,掠夺男女共计六千口返回。
八月,丙戌,北魏皇帝前往河西地区。九月,甲戌,回到宫中。
北魏的左仆射河间公平安原倚仗皇帝的宠爱骄傲恣肆;有人告发平安原图谋反叛,冬天,十月,癸卯,平安原被处以灭族之罪。

赏析如下:

这首诗描绘了北魏帝拓跋焘对周边国家的态度以及军事行动。诗中的语句“时和年丰”反映了北魏国力强盛,政治稳定的景象。诗中提到的高句丽王琏向北魏进贡,以及魏主对他的册封,显示了两国之间复杂的关系和互相尊重的文化传统。诗中也表达了对于自然灾害的同情以及对救灾措施的支持。

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对话、叙述和议论等多种手法,使得整个场景既生动又富有历史意义。通过对人物的描写、事件的叙述以及语言的运用,诗人成功地传达了一种庄重的历史氛围和深刻的思想情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