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太宗使陈昭华母养顺帝;戊辰,尊昭华为皇太妃。
丙子,魏诏曰:“工商皁隶,各有厥分;而有司纵滥,或染流俗。自今户内有役者,唯止本部丞;若有勋劳者,不从此制。”
萧道成固让司空;庚辰,以为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九月,乙酉,魏更定律令。
戊申,封杨玉夫等二十五人为侯、伯、子、男。
冬,十月,氐帅杨文度遣其弟文弘袭魏仇池,陷之。
初,魏徐州刺史李讠斤,事显祖为仑部尚书,信用卢奴令范檦。讠斤弟左将军瑛谏曰:“檦能降人以色,假人以财,轻德义而重势利;听其言也甘,察其行也贼,不早绝之,后悔无及。”讠斤不从,腹心之事,皆以语檦。
尚书越黑,与讠斤皆有宠于显祖,对掌选部。讠斤以其私用人为方州,黑对显祖发之,由是有隙。顷之,讠斤发黑前为监藏,盗用官物,黑坐黜为门士。黑恨之,寝食为之衰少;逾年,复入为侍中、尚书左仆射,领选。
诗句:资治通鉴 · 卷一百三十四 · 宋纪十六
译文:太宗时期,陈昭华的母亲负责抚养顺帝,戊辰年,尊称昭华为皇太妃。
注释:本句说明了陈昭华母亲对顺帝的抚养责任和地位的提升。
赏析:这句诗简洁明了地描述了历史事件,突出了人物角色和社会地位的变化,为读者提供了清晰的历史背景。
诗句:丙子,魏诏曰:“工商皂隶,各有厥分;而有司纵滥,或染流俗。自今户内有役者,唯止本部丞;若有勋劳者,不从此制。”
译文:魏朝颁布诏书,宣布工匠和农民都有他们的职责和身份,但有些官员放纵自己,沾染了世俗的风气。从今以后,凡是有服役任务的家庭,只能由本部门负责;如果有功劳的人,就不按照这个制度来对待。
注释:本句反映了魏朝对于不同社会阶层人员职责和待遇的区别对待,强调了国家对于劳动人民的关怀以及对于有功人员的奖励。
赏析:这句诗体现了当时社会对不同职业和身份人群的重视程度,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于公平正义的思考。
诗句:萧道成固让司空;庚辰,以为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译文:萧道成坚决推辞司空的职位,最后被授为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注释:本句描述了萧道成在政治生涯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他坚决拒绝了司空的高位,最终获得了更高的权力和荣誉。
赏析:这句诗展现了萧道成的谦逊和坚定,同时也体现了他对权力的追求和对自我价值的坚持。
诗句:九月,乙酉,魏更定律令。
译文:九月,乙酉日,北魏更新了法律制度。
注释:本句反映了北魏在法制建设方面的进展,展示了北魏政权对于法制改革的重视。
赏析:这句诗体现了法治的重要性,强调了法律对于维护社会秩序和公正的重要性。
诗句:戊申,封杨玉夫等二十五人为侯、伯、子、男。
译文:戊申日,将杨玉夫等二十五人分别封为侯爵、伯爵、子爵和男爵。
注释:本句反映了北魏政府对于功臣的表彰和奖励,展现了北魏政权对于人才的重视。
赏析:这句诗体现了北魏政权的人才观,强调了人才对于国家发展的重要性。
诗句:冬,十月,氐帅杨文度遣其弟文弘袭魏仇池,陷之。
译文:冬季十月,氐族首领杨文度派弟弟杨文弘袭击北魏的仇池,成功占领了该地区。
注释:本句描述了北魏境内的一场民族冲突,展现了氐族对于北魏领土的挑战。
赏析:这句诗体现了民族关系中的复杂性,揭示了战争对于双方的影响和后果。
诗句:初,魏徐州刺史李讠斤,事显祖为仑部尚书,信用卢奴令范檦。讠斤弟左将军瑛谏曰:“檦能降人以色,假人以财,轻德义而重势利;听其言也甘,察其行也贼,不早绝之,后悔无及。”讠斤不从,腹心之事,皆以语檦。
尚书越黑,与讠斤皆有宠于显祖,对掌选部。讠斤以其私用人为方州,黑对显祖发之,由是有隙。顷之,讠斤发黑前为监藏,盗用官物,黑坐黜为门士。黑恨之,寝食为之衰少;逾年,复入为侍中、尚书左仆射,领选。
译文:起初,北魏的徐州刺史李讠斤,侍奉显祖时担任过仑部尚书,信任卢奴县令范檦。讠斤的弟弟左将军姚瑛劝他说:“檦能够用美色来降服他人,用财物来贿赂他人,轻视道德仁义而看重权势利益;听他的话很甜,观察他的行为却是贼心,如果不早早断绝关系,事后后悔就来不及了。”讠斤不听劝阻,所有的心腹事务都告诉了范檦。尚书越黑,与讠斤都有受到显祖宠爱,共同掌管选拔部门。讠斤利用私人任用的人去当地方官,越黑向显祖报告此事,由此两人有了间隙。不久后,讠斤揭发了越黑以前担任监藏,盗用了官家财物的事情,越黑因此被免官贬为门士。越黑对此非常仇恨,饮食起居为之减少;一年后,越黑又重新担任侍中、尚书左仆射,主管选拔部门。
注释:本句描述了北魏内部的权力斗争和矛盾冲突,展现了官场上的利益诱惑和道德沦丧。
赏析:这句诗揭示了官场上的尔虞我诈和道德沦丧,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黑暗面。
诗句:初,魏司空东郡王陆定国坐恃恩不法。
译文:最初,魏国的司空、东郡王陆定国因为倚仗皇帝的恩宠而不守规矩而被免职。
注释:本句说明了陆定国因倚仗皇帝的恩宠而违法乱纪,最终遭到了惩处。
赏析:这句诗反映了当时的官场风气和个人品行的重要性,提醒人们要坚守道德准则。
通过分析这些诗句,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南朝宋时期的社会状况和政治动态。同时,这些诗歌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了解那个时代的文化背景和社会风貌的重要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