骁骑将军陈胤叔,先亦白景真及太子得失,而语太子皆云“伯玉以闻”。太子由是深怨伯玉。
太祖阴有以豫章王嶷代太子之意,而嶷事太子愈谨,故太子友爱不衰。
豫州刺史垣崇祖不亲附太子,会崇祖破魏兵,太祖召还朝,与之密谋。太子疑之,曲加礼待,谓曰:“世间流言,我已豁怀;自今以富贵相付。”崇祖拜谢。会太祖复遣荀伯玉,敕以边事,受旨夜发,不得辞东宫;太子以为不尽诚,益衔之。
太祖临终,指伯玉以属太子。上即位,崇祖累迁五兵尚书,伯玉累迁散骑常侍。伯玉内怀忧惧,上以伯玉与崇祖善,恐其为变,加意抚之。丁亥,下诏诬崇祖招结江北荒人,欲与伯玉作乱,皆收杀之。
庚子,魏主如崞山;壬寅,还宫。
闰月,癸丑,魏主后宫平凉林氏生子恂,大赦。文明太后以恂当为太子,赐林氏死,自抚养恂。五月,戊寅朔,魏主如武州山石窟佛寺。车骑将军张敬儿好信梦。初为南阳太守,其妻尚氏梦一手热如火;及为雍州,梦一胛热;为开府,梦半身热。敬儿意欲无限,当谓所亲曰:“吾妻复梦举体热矣。”又自言梦旧村社树高至天,上闻而恶之。垣崇祖死,敬儿内自疑,会有人告敬儿遣人至蛮中货易,上疑其有异志。会上于华林园设八关斋,朝臣皆预,于坐收敬儿。敬儿脱冠貂投地曰:“此物误我!”丁酉,杀敬儿,并其四子。
《骁骑将军陈胤叔先已陈景真及太子前后得失,伯玉因武帝拜陵之后,密启之上大怒。豫章王嶷素有宠,政以武帝长嫡,又南郡王兄弟并列,故武帝为太子,至是有改易之意]}
翻译:“骁骑将军陈胤叔先已经知道了景真以及太子的得失,而伯玉在武帝去谒陵的时候,偷偷地向武帝进言,武帝因此非常生气。”
注释:这句话描述了陈胤叔和伯玉对太子位置的影响。陈胤叔知道景真以及太子的过错,并在合适的时候向武帝进言,这引起了武帝的愤怒。同时,“伯玉”在这里可能是对荀伯玉的误写,因为荀伯玉是陈胤叔的朋友,他可能也在武帝面前进言。
赏析:这段话反映了古代宫廷中复杂的人际关系和权力斗争。陈胤叔和荀伯玉都在关键时刻向武帝进言,试图影响太子的地位。然而,这种行为往往会引起皇帝的不满和愤怒。此外,这句话也揭示了古代宫廷政治中的一种常见现象,即大臣们为了自己的利益和地位,不惜采取各种手段来影响皇帝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