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儿弟恭儿,常虑为兄祸所及,居于冠军,未常出襄阳,村落深阻,墙垣重复。敬儿每遣信,辄上马属鞬,然后见之。敬儿败问至,席卷入蛮;后自出,上恕之。
敬儿女为征北咨议参军谢超宗子妇,超宗谓丹阳尹李安民曰:“‘往年杀韩信,今年杀彭越。’尹欲何计!”安民具启之。上素恶超宗轻慢,使兼御史中丞袁彖奏弹超宗,丁巳,收付廷尉,徙越巂,于道赐死。以彖语不刻切,又使左丞王逡之奏弹彖轻文略奏,挠法容非,彖坐免官,禁锢十年。超宗,灵运之孙;彖,顗之弟子也。
秋,七月,丁丑,魏主及太后如神渊池。甲申,如方山。
魏使假员外散骑常侍顿丘李彪来聘。
侍中、左光禄大夫、开府仪同三司王僧虔固辞开府,谓兄子俭曰:“汝任重于朝,行登三事;我若复有此授,乃是一门有二台司,吾实惧焉。”累年不拜,上乃许之,戊戌,加僧虔特进。俭作长梁斋,制度小过,僧虔视之,不悦,竟不入户;俭即日毁之。

资治通鉴 · 卷一百三十五 · 齐纪一

诗歌原文

敬儿弟恭儿,常虑为兄祸所及,居于冠军,未常出襄阳,村落深阻,墙垣重复。敬儿每遣信,辄上马属鞬,然后见之。敬儿败问至,席卷入蛮;后自出,上恕之。

逐句释义

  1. 敬儿:指张敬儿,是当时的重要人物。
  2. 弟恭儿:张敬儿的弟弟,张恭儿。
  3. 常虑为兄祸所及:张恭儿担心兄长张敬儿的灾祸波及自己。
  4. 居于冠军:居住在冠军这个地方,可能是一个战略要地。
  5. 未常出襄阳:很少离开居住的地方——襄阳。
  6. 村落深阻:村落地势险要且远离城市。
  7. 墙垣重复:墙上有多重防御结构,显示其重要性和安全措施。
  8. 辄上马属鞬:每次送信都立即上马,并持箭筒。
  9. 然后见之:只有在收到信后才会见面。
  10. 敬儿败问至:接到关于张敬儿战败的消息。
  11. 席卷入蛮:迅速进入蛮族地区,可能是为了躲避追兵。
  12. 后自出:后来张恭儿自己出来。
  13. 上恕之:受到朝廷的宽恕。

译文与分析

这首诗通过叙述张恭儿对兄长张敬儿的担忧,以及他在得知兄长败讯后的行动和结果,反映了那个时代政治动荡和个人命运的交织。张恭儿的行动展示了他对兄长深厚的情谊以及在危机时刻的忠诚。同时,这也体现了当时社会的复杂性和人性的多面性。

赏析

此诗以简练的语言展现了人物的情感变化和行动决策,通过对细节的描写,使读者能够感受到当时的紧张气氛和人物的心理动态。这种描述方式不仅增加了文本的艺术魅力,也加深了对历史事件和人物性格的理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