谐之等至江津,筑城燕尾洲。子响白服登城,频遣使与相闻,曰:“天下岂有儿反!身不作贼,直是粗疏。今便单舸还阙,受杀人之罪,何筑城见捉邪!”尹略独答曰:“谁将汝反父人共语!”子响唯洒泣;乃杀牛,具酒馔,饷台军,略弃之江流。子响呼茹法亮;法亮疑畏,不肯往。又求见传诏;法亮亦不遣,且执录其使。子响怒,遣所养勇士收集府、州兵二千人,从灵溪西渡;子响自与百馀人操万钧弩,宿江堤上。明日,府、州兵与台军战,子响于堤上发弩射之,台军大败;尹略死,谐之等单艇逃去。
上又遣丹阳尹萧顺之将兵继至,子响即日将白衣左右三十人,乘舴艋沿流赴建康。太子长懋素忌子响,顺之之发建康也,太子密谕顺之,使早为之所,勿令得还。子响见顺之,欲自申明;顺之不许,于射堂缢杀之。

译文:

刘谐之等人来到江津,修筑城防在燕尾洲。萧子响身穿白衣服登上城墙,频频派遣使者与徐勉相闻,说:“天下哪里会有人造反?我并没有成为叛贼,只是粗心大意罢了。现在我单驾小舟返回朝廷,接受杀人之罪,为什么被筑城捉拿呢?”徐勉单独回答说:“谁把你父亲的话告诉你们了?”萧子响只哭泣;于是杀牛宰羊,准备酒菜,送给台军吃,徐勉却将他们丢弃到江中。萧子响呼唤茹法亮,茹法亮怀疑害怕,不肯前去。又请求见传诏书,茹法亮也不派兵送行,并拘捕了他们的使者。萧子响大怒,派他所养的勇士收集府州兵二千人,从灵溪西渡;萧子响自己带着一百多人手持万钧弩箭,在江堤上住宿。第二天,府州兵与台军交战,萧子响在堤上发射弩箭袭击他们,台军大败;徐勉励死,刘谐之等单船逃跑。

皇上又派遣丹阳尹萧顺之率兵继续前来,萧子响立即带领穿白衣左右的三十人,乘坐小船沿江赶赴建康。太子长懋平时忌恨萧子响,萧顺之率军队开赴建康时,太子密令萧顺之早早地除掉萧子响,不让他回到京城。萧子响见到萧顺之,想要自明其心;但萧顺之不允许他这样做,并在射堂上勒死了他。

赏析:

这是一段描述南北朝时期南齐政权内部纷争的诗。诗中描述了刘谐之和萧子响之间因权力争斗而引发的一场悲剧。

诗的开头就提到了“谐之等至江津”,这里的“谐之”指的是刘谐之,他是南齐的官员,与萧子响有矛盾。然后,诗中描绘了萧子响在燕尾洲修筑城防,试图阻止刘谐之的行动。接下来,诗中描述了萧子响如何通过各种手段来对抗刘谐之,包括派遣使者、饮酒宴客、杀害使者等等。这些行为都表明了萧子响对刘谐之的仇恨和对抗。

诗中也提到了萧子响与茹法亮的交往。茹法亮是当时的一个将领,他在萧子响与刘谐之的斗争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然而,最后的结果却是茹法亮被萧子响所杀,这也反映了当时政治斗争的残酷性和无情性。

诗以萧子响的死作为结尾,表达了诗人对于这一事件的哀叹和惋惜。同时,这首诗也揭示了当时南齐政权内部的混乱和动荡,以及权力斗争对于人们生活的影响和破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