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兴简王鉴卒。
三月,甲辰,魏主谒永固陵。夏,四月,癸亥朔,设荐于太和庙。魏主始进蔬食,追感哀哭,终日不饭;侍中冯诞等谏,经宿乃饭。甲子,罢朝夕哭。乙丑,复谒永固陵。
魏自正月不雨,至于癸酉,有司请祈百神,帝曰:“成汤遭旱,以至诚致雨,固不在曲祷山川。今普天丧恃,幽显同哀,何宜四气未周,遽行祀事!唯当责躬以待天遣。”
甲戌,魏员外散骑常侍李彪等来聘,为之置燕设乐。彪辞乐,且曰:“主上孝思罔极,兴坠正失。去三月晦,朝臣始除衰绖,犹以素服从事,是以使臣不敢承奏乐之赐。”朝廷从之。彪凡六奉使,上甚重之。将还,上亲送至琅邪城,命群臣赋诗以宠之。
己卯,魏作明堂,改营太庙。
五月,己亥,魏主更定律令于东明观,亲决疑狱;命李冲议定轻重,润色辞旨,帝执笔书之。李冲忠勤明断,加以慎密,为帝所委,情义无间;旧臣贵戚,莫不心服,中外推之。

资治通鉴 · 卷一百三十七 · 齐纪三

【诗句】资治通鉴 · 卷一百三十七 · 齐纪三

【译文】资治通鉴 · 卷一百三十七 · 齐纪三

【注释】资治通鉴 · 卷一百三十七 · 齐纪三:资治通鉴是一部古代中国历史记录,记载了从战国时期到北宋初年的历史事件。“资治”意味着这部历史著作的主要目的是为君主治理国家提供借鉴。“通鉴”则表明这部作品包含了对历史事件的详细记载和分析,以帮助读者了解历史脉络。本段出自《资治通鉴》,是关于北齐国的一则历史记载,涉及齐简王萧鉴去世及随后发生的一些政治活动和宗教仪式。

【赏析】资治通鉴是中国古代的一部重要史书,其编纂始于宋代的司马光。该史书以其严谨的史料整理、详实的历史叙述而著称,被视作研究古代历史的重要工具。在这段中,我们见证了北齐国简王萧鉴的离世以及之后的一系列宗教和政治活动。通过这些描述,我们可以窥见当时的宗教氛围和社会动态,同时也能感受到北齐国对于君王逝世时的一些宗教仪式和哀悼活动的重视。

【诗词鉴赏】这首诗的内容集中在记述一个历史事件——北齐国简王萧鉴的去世及其后续的活动。诗中的“资治通鉴”不仅是对历史的一种总结,同时也是对过去历史的一次回顾和反思。诗中所体现的情感和态度,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文化背景和宗教信仰,同时也体现了统治者的政治理念和行为准则。通过这样的历史记录,我们可以更全面地理解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及其精神面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