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惠之诛也,思皇后之昆弟皆死。惠从弟凤为安乐王长乐主簿,长乐坐不轨,诛,凤亦坐死。凤子安祖等四人逃匿获免,遇赦乃出。既而魏主访舅氏存者,得安祖等,皆封候,加将军。既而引见,谓曰:“卿之先世,再获罪于时。王者设官以待贤才,由外戚而举者,季世之法也。卿等既无异能,且可还家。自今外戚无能者视此。”后又例降爵为伯,去其军号。时人皆以为帝待冯氏太厚,待顾氏太薄;太常高闾尝以为言,帝不听。及世宗尊宠外家,乃以安祖弟兴祖为中山太守,追赠李惠开府仪同三司、中山公,谥曰庄。
世祖武皇帝中永明十年(壬申,公元四九二年)
春,正月,戊午朔,魏主朝飨群臣于太华殿,悬而不乐。
己未,魏主宗祀显祖于明堂以配上帝,遂登灵台以观云物,降居青阳左个,布政事。自是每朔依以为常。
诗句“李惠之诛,思皇后昆弟皆死”出自《资治通鉴》。
在这句诗中,李惠因谋反之罪被诛,牵连其家族成员也遭了同样的命运,体现了当时礼法的严酷和对异己分子的无情打击。此事件不仅展示了朝廷对权臣的威胁与打压,还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忠诚与背叛的深刻思考。
李惠之诛为当时及后来的史书提供了丰富的记载材料,通过这样的历史事件,可以更好地理解当时的政治环境以及人物性格的多面性。同时,这一事件也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烙印,成为后世研究的一个重要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