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复问泌以复府兵之策。对曰:“今岁征关东卒戍京西者十七万人,计岁食粟二百四万斛。今粟斗直钱百五十,为钱三百六万缗。国家比遭饥乱,经费不充,就使有钱,亦无粟可籴,未暇议复府兵也。”上曰:“然将奈何?亟减戍卒归之,何如?”对曰:“陛下诚能用臣之言,可以不减戍卒,不扰百姓,粮食皆足,粟麦日贱,府兵亦成。”上曰:“果能如是,何为不用!”对曰:“此须急为之,过旬日则不及矣。今吐蕃久居原、兰之间,以牛运粮,粮尽,占无所用,请发左藏恶缯染为彩缬,因党项以市之,每头不过二三匹,计十八万匹,可致六万馀头。又命诸冶铸农器籴麦种,分赐沿边军镇,募戍卒,耕荒田而种之,约明年麦熟倍偿其种,其馀据时价五分增一,官为籴之。来春种禾亦如之。关中土沃而久荒,所收必厚。戍卒获利,耕者浸多。边地居人至少,军士月食官粮,粟麦无所售,其价必贱,名为增价,实比今岁所减多矣。”上曰:“善!”即命行之。泌又言:“边地官多阙,请募人入粟以补之,可足今岁之粮。”上亦从之,因问曰:“卿言府兵亦集,如何?”对曰:“戍卒因屯田致富,则安于其土,不复思归。旧制,戍卒三年而代,及其将满,下令有愿留者,即以所开田为永业。家人原来来者,本贯给长牒续食而遣之。据应募之数,移报本道,虽河朔诸帅得免更代之烦,亦喜闻矣。不过数番,则戍卒皆土著,乃悉以府兵之法理之,是变关中之疲弊为富强也。”上喜曰:“如此,天下无复事矣。”泌曰:“未也。臣能不用中国之兵使吐蕃自困。”上曰:“计将安出?”对曰:“臣未敢言之,俟麦禾有效,然后可议也。”上固问,不对。泌意欲结回纥、大食、云南与共图吐蕃,令吐蕃所备者多。知上素恨回纥,恐闻之不悦,并屯田之议不行,故不肯言。既而戍卒应募,愿耕屯田者什五六。

资治通鉴 · 卷二百三十二 · 唐纪四十八
上复问泌以复府兵之策。对曰:“今岁征关东卒戍京西者十七万人,计岁食粟二百四万斛。今粟斗直钱百五十,为钱三百六万缗。国家比遭饥乱,经费不充,就使有钱,亦无粟可籴,未暇议复府兵也。”
译文:
皇帝又询问李泌如何恢复府兵的方策。李泌回答说:“今年征召关东地区的士卒到京西守卫的有十七万,计算一年要吃的粮食是二百四万斛。现在的粮食每斗价格是钱五十五,总共有三百六万贯钱。国家近来遭受饥荒和战乱,财政紧张,即使有钱,也是无法购买到粮食的,因此没有时间考虑恢复府兵的事情。”
注释:

  • 征召:征召,征集,招募。
  • 戍边、戍京:守卫边疆、京师,即守卫京城。
  • 食:食用,消费。
  • 计岁食粟二百四万斛:每年需要吃两千四万斛(一石等于十斗),即每年需要两千四万斛的粮食。
  • 斗直钱五十五:每斗粮食的价格是五十五文钱。
  • 钱三百六万缗:三百六万贯钱。
  • 比:比较,对比。
  • 费:花费,耗费。
  • 仓卒:突然,紧急。
  • 须急为之:需要尽快行动起来。
  • 过旬日则不及矣:如果过了十天,那就来不及了。
  • 恶缯染为彩缬:用劣质的彩色丝织品染成各种彩色花纹。
  • 因党项以市之:因为通过党项地区来购买这些物资。
    注释:
  • 仓卒:突然,紧急。
  • 须急为之:需要尽快行动起来。
  • 过旬日则不及矣:如果过了十天,那就来不及了。
  • 恶缯染为彩缬:用劣质的彩色丝织品染成各种彩色花纹。
  • 因党项以市之:因为通过党项地区来购买这些物资。
  • 每头不过二三匹:每一匹的价格不超过两元(古代货币单位)。
  • 计十八万匹,可致六万馀头:计划购买十八万匹,可以供应六万多人。
  • 又命诸冶铸农器籴麦种:又命令各冶炼厂铸造农具,收购麦种。
  • 分赐沿边军镇:分给沿边各军镇。
  • 募戍卒:招募士卒。
  • 耕荒田而种之:在荒芜的土地上耕种种植。
    注释:
  • 计十八万匹,可致六万馀头:预计购买十八万匹(一匹等于十文钱的话),可以供应六万多人。
  • 又命诸冶铸农器籴麦种:又命令各冶炼厂铸造农具,收购麦种。
  • 分赐沿边军镇:分给沿边各军镇。
    注释:
  • 募戍卒:招募士卒。
  • 耕荒田而种之:在荒芜的土地上耕种种植。
    注释:
  • 来春种禾亦如之:明年春天播种稻谷也是如此。
    注释:
  • 关中土沃而久荒,所收必厚:关中土地肥沃而长久荒废,所以收获一定很丰厚。
    注释:
  • 戍卒获利,耕者浸多:戍边的士卒得到了好处,耕种的人逐渐增多。
    注释:
  • 边地居人至少,军士月食官粮,粟麦无所售:边境地区的居民较少,士兵每月领取的是官府的粮食,所以粮食无处销售。
    注释:
  • 其价必贱,名为增价,实比今岁所减多矣:虽然表面上增加了价钱,但实际上比今年的支出减少了很多。
    注释:
  • 上喜曰:“如此,天下无复事矣。”上很高兴地说:“这样的话,天下就没有什么事了。”
    注释:
  • 未也:没有这样。
  • 臣能不用中国之兵使吐蕃自困:我能够不用中原的军队让吐蕃陷入困境。
    注释:
  • 计将安出?对曰:臣未敢言之,俟麦禾有效,然后可议也。(皇上问计策从何而来。)李泌回答说:“我不敢说这件事,等到麦子成熟后,效果出来了再讨论吧。”
    注释:
  • 并屯田之议不行:屯田的建议没有实施。
    注释:
  • 既而戍卒应募,愿耕屯田者什五六:不久之后,那些戍边的士兵都愿意去耕种屯田,有一半以上愿意去耕种屯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