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张延赏在西川,与东川节度使李叔明有隙。上入骆谷,值霖雨,道涂队伍滑,卫士多亡归硃泚,叔明之子升及郭子仪之子曙,令狐彰之子建等六人,恐有奸人危乘舆,相与啮臂为盟,着行滕、钉革奚,更鞚上马以至梁州,他人皆不得近。及还长安,上皆以为禁卫将军,宠遇甚厚。张延赏知升私出入郜国大长公主第,密以白上。上谓李泌曰:“郜国已老,升年少,何为如是!殆必有故,卿宜察之。”泌曰:“此必有欲动摇东宫者。谁为陛下言之?”上曰:“卿勿问,第为朕察之。”泌曰:“必延赏也。”上曰:“何以知之?”泌具为上言二人之隙,且曰:“升承恩顾,典禁兵,延赏无以中伤,而郜国乃太子萧妃之母也,故欲以此陷之耳。”上笑曰:“是也。”泌因请除升它官,勿令宿卫以远嫌。

诗句

资治通鉴 · 卷二百三十二 · 唐纪四十八
初,张延赏在西川,与东川节度使李叔明有隙。上入骆谷,值霖雨,道涂队伍滑,卫士多亡归硃泚,叔明之子升及郭子仪之子曙,令狐彰之子建等六人,恐有奸人危乘舆,相与啮臂为盟,着行滕、钉革奚,更鞚上马以至梁州,他人皆不得近。

译文:
起初,张延赏在西川的时候,他与东川节度使李叔明产生了矛盾。后来皇帝进入骆谷,恰逢连降大雨,道路泥泞难行,守卫的士兵很多都逃跑投靠朱氵此。李叔明的儿子升以及郭子仪的儿子曙和令狐彰的儿子建等人,担心有奸臣会危害皇帝的安危,于是互相咬着手臂发誓,用绑腿、皮带等工具加固马匹,最终到达了梁州,其他人都不能靠近他们。等到返回长安后,皇帝都将他们任命为禁卫将军,对他们非常厚待。张延赏知道李升私自出入郜国大长公主家的事情,就秘密地报告给皇帝。皇帝对李泌说:“郜国已经老了,李升年轻,为什么这么做呢!大概一定有什么原因,你应该去查探。”李泌说:“这必定是张延赏做的。”皇帝问:“怎么知道是张延赏做的?”李泌详细陈述了两人之间的矛盾,并说:“李升得到了皇帝的宠爱和关怀,掌管禁军的大权,张延赏无法中伤他,但是郜国是太子萧妃的母亲,所以他想借此机会陷害他。”皇帝笑着说:“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李泌因此请求将李升调离原来的职位,不让他继续担任禁军将领以避免嫌疑。

关键词注释:

  • 资治通鉴:一部记载中国古代历史的重要史书。
  • 西川:指今四川省一带。
  • 骆谷:古代关隘名,位于今陕西省境内。
  • 霖雨:连绵不断的降雨天气。
  • 禁卫将军:古代皇宫中的高级军官,负责保护皇帝的安全。
  • 郜国大长公主:唐代宗李豫的女儿,即唐朝的皇女之一。

赏析:
这首诗描述的是唐朝历史上的一个事件,涉及张延赏、李叔明、李升、郭子仪、令狐彰、郜国大长公主等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他们的行动。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了解到唐代的政治局势和人物关系,同时也能够感受到当时宫廷内部的矛盾和冲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