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七月,丙子,加李师古检校侍中。

王叔文既有母丧,韦执谊益不用其语。叔文怒,与其党日夜谋起复,必先斩执谊而尽诛不附己者,闻者忷惧。自叔文归第,王伾失据,日诣宦官及杜佑请起叔文为相,且总北军;既不获,则请以为威远军使、平章事,又不得。其党皆忧悸不自保。是日,伾坐翰林中,疏三上,不报,知事不济,行且卧,至夜,忽叫曰:“伾中风矣!”明日,遂舆归不出。己丑,以仓部郎中、判度支案陈谏为河中少尹。伾、叔文之党至是始去。

癸巳,横海军节度使程怀信薨,以其子副使执恭为留后。

乙未,制以“积疢未复,其军国政事,权令皇太子纯句当。”时内外共疾王叔文党与专恣,上亦恶之。俱文珍等屡启上请令太子监国,上固厌倦万机,遂许之。又以太常卿杜黄裳为门下侍郎,左金吾大将军袁滋为中书侍郎,并同平章事。俱文珍等以其旧臣,故引用之。又以郑珣瑜为吏部尚书,高郢为刑部尚书,并罢政事。太子见百官于东朝堂,百官拜贺。太子涕泣,不答拜。

诗句释义:

  • 秋,七月,丙子,加李师古检校侍中。:“秋”指的是秋季,“七月”、“丙子”是日期和时间,“加李师古检校侍中”表示朝廷授予李师古一个官职,即检校侍中。
  • 王叔文既有母丧,韦执谊益不用其语。:“王叔文”指王伾和王叔文兄弟,“母丧”指的是他的母亲去世,“韦执谊”是宰相之一,“不用其语”意味着不再支持他。
  • 叔文怒,与其党日夜谋起复,必先斩执谊而尽诛不附己者。:“叔文”即王叔文,“怒”表示生气或不满,“与其党”指的是他的亲信或追随者,“日夜谋起复”表示他们一直在策划重新获得权力,“必先斩执谊而尽诛不附己者”表明他们计划先除掉韦执谊,再清除所有反对的人。
  • 自叔文归第,王伾失据,日诣宦官及杜佑请起叔文为相,且总北军;既不获,则请以为威远军使、平章事,又不得。:“叔文归第”指的是王叔文回到自己的住所,“王伾失据”表示王伾失去了立足之地,“诣”意为拜访,“宦官及杜佑”指的是朝中的宦官和杜佑(可能是指另一位宰相),“起叔文为相”意思是让王叔文重新担任宰相,“且总北军”意味着同时负责指挥北部军队,“既不获”表示没有成功,“以为威远军使、平章事”是任命他为威远军使和平章事,这两个职位都是高级的官职。
  • 其党皆忧悸不自保。:“其党”指的是王叔文的亲信或追随者,“忧悸不自保”表示他们担心并感到不安。
  • 是日,伾坐翰林中,疏三上,不报。:“是日”指的是当天,“坐翰林中”表示被关禁在翰林院内,“疏三上”意味着他写了三次奏折,但没有得到回应,“不报”表示没有得到回复。
  • 知事不济,行且卧,至夜,忽叫曰:“伾中风矣!”明天,遂舆归不出。:“知事不济”指的是知道事情不会成功,“行且卧”表示将要躺下休息,“至夜”指到了晚上,“忽叫曰”表示突然大喊大叫,“中风”是指中风病,“明日”,第二天。
  • 己丑,以仓部郎中、判度支案陈谏为河中少尹。伾、叔文之党至是始去。”:“己丑”指的是当天,“仓部郎中”是官职名,“判度支案陈谏”意味着陈谏被任命为负责财政的官员,“河中少尹”是一种官职,“伾、叔文之党至是始去”说明王叔文和他的支持者开始离开朝廷。

译文:
在秋季的一个日子里,朝廷对李师古进行了加官进爵,赐予他检校侍中的职务。王叔文因有母亲去世的悲痛,加上韦执谊不再支持他的行为,感到很生气,并与他的追随者日夜谋划着再次掌权的事情,计划先杀掉韦执谊并清除所有反对的人。王叔文回到自己的居所后,失去了地位和依靠,每天到宦官和杜佑那里请求让王叔文恢复宰相职位和掌管北部军队的职权,但没有成功。他的追随者们担心并感到不安。当天,王伾因为被关禁在翰林院内,写了三次奏折但未得到回复。他知道自己不能成功,于是打算休息。到了晚上,突然大哭大喊称自己中风了,第二天就离开了。朝廷任命仓部郎中、负责财政的官员陈谏为河中少尹,王叔文和他的追随者们这时才开始离去。

赏析:
这段文字描述了王叔文政治失败后的困境和结局。从他被剥夺权力到他的追随者们逐渐离他而去的过程都描绘得非常生动详细。通过这些细节,我们可以感受到王叔文政治失败的沉重打击以及他个人命运的悲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