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丙寅,以神策京西行营节度使范希朝为右金吾大将军。
高崇文引兵自阆州趣梓州,刘辟将邢泚引兵遁去,崇文入屯梓州。辟归李康于崇文以求自雪,崇文以康败军失守,斩之。丙子,严砺奏克梓州。丁丑,制削夺刘辟官爵。
初,韩全义入朝,以其甥杨惠琳知夏绥留后。杜黄裳以全义出征无功,骄蹇不逊,直令致仕,以右骁卫将军李演为夏绥节度使。惠琳勒兵拒之,表称“将士逼臣为节度使”。河东节度使严绶表请讨之。诏河东、天德军合击惠琳,绶遣牙将阿跌光进及弟光颜将兵赴之,光进本出河曲步落稽,兄弟在河东军皆以勇敢闻。辛巳,夏州兵马使张承金斩惠琳,传首京师。东川节度使韦丹至汉中,表言“高崇文客军远斗,无所资。若与梓州,缀其士心,必能有功。”夏,四月,丁酉,以崇文为东川节度副使、知节度事。
资治通鉴·卷二百三十七·唐纪五十三
丙寅,神策京西行营节度使范希朝被任命为右金吾大将军。
高崇文率军从阆州向梓州进发,刘辟将领邢泚败走,高崇文入梓州屯兵。刘辟归李康于高崇文以求自赎,高崇文因李康败军失守而斩之。
严砺奏报攻克梓州。 制削夺刘辟官爵。
起初,韩全义入朝,以其甥杨惠琳知夏绥留后。杜黄裳因韩全义出征无功,骄蹇不逊,直接令其致仕,以右骁卫将军李演为夏绥节度使。 惠琳勒兵拒之,表称“将士逼臣为节度使”。 河东节度使严绶表请讨之。 诏河东、天德军合击惠琳,严绶遣牙将阿跌光进及弟光颜将兵赴之。 光进本出河曲步落稽,兄弟在河东军皆以勇敢闻。辛巳,夏州兵马使张承金斩惠琳,传首京师。 东川节度使韦丹至汉中,表言“高崇文客军远斗,无所资。若与梓州,缀其士心,必能有功。”
译文:
三月,丙寅日,朝廷任命神策京西行营节度使范希朝向右金吾大将军升职。此前,高崇文率军从阆州向梓州进发,刘辟的部将邢泚逃走,高崇文进入梓州屯兵。刘辟归李康于高崇文以寻求自赎,高崇文因其败军失守而斩之。严砺上奏攻克梓州。丁丑日,朝廷下令削夺刘辟的官爵。
注释:
- 丙寅:日期。
- 神策京西行营节度使:官职名,主管京城西边的军事。
- 范希朝:姓名。
- 右金吾大将军:官职名,唐朝时期最高军事长官之一。
- 高崇文:姓名。
- 阆州:地名,位于今天的四川省阆中市一带。
- 梓州:地名,位于现在的四川省梓潼县一带。
- 李康:姓名,可能是指某位官员或将领。
- 刘辟:姓名,可能是当时的一位地方官员或藩镇首领。
- 严绶:姓名,可能是河东节度使或河东节度使的另一位官员。
- 夏绥:地名,指的是今天的陕西省延安市等地。
- 张承金:姓名,可能是夏州的将领之一。
- 韦丹:姓名,可能是东川节度使或东川节度使的一位重要官员。
- 高崇文客军远斗:形容高崇文的军队远道而来,战斗力强。
- 无资:没有依靠或资源。
- 若与梓州:如果与梓州结盟。
- 缀其士心:安抚并激励士兵的心志。
- 东川节度副使:官职名,是东川节度使的助手。
- 韦丹表言:韦丹上表陈述意见或建议。
- 元和元年丙戌(公元八零六年):唐宪宗即位的第一年。
- 起柔兆阉茂(丙戌)(正月): 开始时间,即一月初一。
- 尽屠维赤奋若(己丑)六月:结束时间,即六月三十日。
赏析:
《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的历史著作,记录了从远古黄帝到唐德宗年间的历史事件。其中,《唐纪五十三》记载了唐宪宗时期的一些政治斗争和军事行动。本文主要讲述了唐宪宗时期对叛乱地区的平定和官员的任免情况。文中描述了范希朝被任命为右金吾大将军的事件,高崇文率军讨伐刘辟的过程,以及严绶请求讨伐刘辟的情况。这些内容反映了唐朝时期的政治斗争和军事战略。同时,通过对事件的叙述,也体现了当时社会的一些特点和人物的性格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