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皋参佐房式、韦乾度、独孤密、符载、郗士美、段文昌等素服麻屦,衔土请罪。崇文皆释而礼之,草表荐式等,厚赆而遣之。目段文昌曰:“君必为将相,未敢奉荐。”载,庐山人;式,琯之从子;文昌,志玄之玄孙也。
辟有二妾,皆殊色,监军请献之,崇曰:“天子命我讨平凶竖,当以抚百姓为先,遽献妇人以求媚,岂天子之意邪!崇文义不为此。”乃以配将吏之无妻者。
杜黄裳建议征蜀及指受高崇文方略,皆悬合事宜。崇文素惮刘澭,黄裳使谓之曰:“若无功,当以刘澭相代。”故能得其死力。及蜀平,宰相入贺,上目黄裳曰:“卿之功也!”
辛巳,诏征少室山人李渤为左拾遗。渤辞疾不至,然朝政有得失,渤辄附奏陈论。
冬,十月,甲子,易定节度使张茂昭入朝。
诗句:资治通鉴·卷二百三十七·唐纪五十三
译文:
韦皋的参佐房式、韦乾度、独孤密、符载、郗士美、段文昌等人都穿着白布丧服,脚穿麻鞋,口衔泥土请罪。高崇文赦免了他们,对他们以礼相待,还草拟表章举荐房式等人,并赠给他们丰厚的财物送他们赴任。高崇文目段文昌道:“你一定会成为一个将相,但我不敢举荐你。”房式是庐山人;韦式是张琯的侄子;段文昌是志玄的孙子。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韦皋的参佐们因得罪高崇文而被贬的情景。他们的身著白色丧服,脚穿麻鞋,口衔泥土请罪,表明他们悔过自责的态度。然而,高崇文却赦免了他们,并以礼相待。这反映了高崇文对人才的宽容与尊重。同时,他还草拟表章举荐房式等人,并赠送丰厚财物送他们赴任,这展现了他对有才能之人的重视和关爱。而当高崇文提到段文昌时,他的目光充满期待,认为段文昌必成将相,但并未敢直接推荐,这反映出他对段文昌的高度评价与期待。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写和深入的人物描绘,展现了唐朝时期的政治风貌和个人情感纠葛,体现了作者对历史事件的关注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