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癸酉,邕州奏破黄贼,获其酋长黄承庆。
夏,四月,甲子,以右金吾大将军范希朝为朔方、灵、盐节度使,以右神策、盐州、定远兵隶焉,以革旧弊,任边将也。
秋、八月,刘济、王士真、张茂昭争私隙,迭相表请加罪。戊寅,以给事中房式为幽州、成德、义武宣慰使,和解之。
九月,乙酉,密王绸薨。
夏、蜀既平,籓镇惕息,多求入朝。镇海节度使李锜亦不自安,求入朝,上许之。遣中使至京口慰抚,且劳其将士。锜虽署判官王澹为留后,实无行意,屡迁行期,澹与敕使数劝谕之。锜不悦,上表称疾,请至岁暮入朝。上以问宰相,武元衡曰:“陛下初即政,锜求朝得朝,求止得止,可否在锜,将何以令四海!”上以为然,下诏征之。锜诈穷,遂谋反。王澹既掌留务,于军府颇有制置,锜益不平,密谕亲兵使杀之。会颁冬服,锜严兵坐幄中,澹与敕使入谒,有军士数百噪于庭曰:“王澹何人,擅主军务!”曳下,脔食之;大将赵琦出慰止,又脔食之;注刃于敕使之颈,诟詈,将杀之。锜阳惊,起救之。
诗句赏析:
诗中描述了李锜在入朝后,对朝廷命官王澹的傲慢态度。尽管表面上接受了朝廷的任命,但实际上他并未真正实施任何改革措施。相反,他利用自己的身份地位,对朝廷官员进行威胁和恐吓。此外,他还暗中命令亲兵杀死了王澹和其他一些反对他的将军,显示出他对权力的强烈渴望和对忠诚的漠视。
诗中还提到了李锜与刘济、王士真、张茂昭之间的矛盾和纷争。这些将领因私人恩怨而争夺私利,导致他们之间的关系日益紧张。他们不仅在私下里互相指责对方,还多次向皇帝请求加罪对方,试图通过政治手段解决内部矛盾。这种内斗现象反映了当时藩镇割据的政治格局,以及朝廷对藩镇的控制力逐渐减弱。
诗的结尾部分描绘了李锜叛乱的场面。当敕使来到京口安抚李锜时,数百军士突然喧哗起来,要求王澹主理军务。然而,王澹已经被杀害,无法履行职责。这一幕生动地展示了李锜的野心和残忍,也反映了唐朝晚期政治局势的动荡与混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