镈自知不为众所与,益为巧谄以自固,奏减内外官俸以助国用。给事中崔植封还敕书,极论之,乃止。植,祐甫之弟子也。

时内出积年缯帛付度支令卖,镈悉以高价买之,以给边军。其缯帛朽败,随手破裂,边军聚而焚之。度因奏事言之,镈于上前引其足曰:“此靴亦内库所出,臣以钱二千买之,坚完可久服。度言不可信。”上以为然。由是镈益无所惮。程异亦自知不合众心,能廉谨谦逊,为相月馀,不敢知印秉笔,故终免于祸。

五坊使杨朝汶妄捕系人,迫以考捶,责其息钱,遂转相诬引,所系近千人。中丞萧俯劾奏其状,裴度、崔群亦以为言。上曰:“姑与卿论用兵事,此小事朕自处之。”度曰:“用兵事小,所忧不过山东耳。五坊使暴横,恐乱辇毂。”上不悦,退,召朝汶责之曰:“以汝故,令吾羞见宰相!”冬,十月,赐朝汶死,尽释系者。

资治通鉴·卷二百四十·唐纪五十六

诗一:

镈自知不为众所与,益为巧谄以自固。奏减内外官俸以助国用;

此句反映了镈的自负与自私,他不愿被众人接受,反而通过巧妙的谄媚来巩固自己的地位。同时,他还提议减少官员的薪水来支持国家的开支。

译文及注释:

镈(gōu)自知不为众所与,益为巧谄以自固。(《资治通鉴》卷二百八十四)【注解:镈,音guō,唐朝的一位宰相,此处表达的是其自负、自私和善于谄媚的性格特征。】

奏减内外官俸以助国用。(《资治通鉴》卷二百八十四)【注解:奏,上奏;俸,薪水;助,资助;国用,国家开支。】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镈的行为和动机,展现了他的自负、自私和善于谄媚的一面。同时,也暗示了他在政治斗争中的残酷和无情。

译文及注释:

程异亦自知不合众心,能廉谨谦逊,为相月余,不敢知印秉笔。(《资治通鉴》卷二百八十四)

程异也知道自己的行为不符合众人的期望,但他能够保持廉洁谨慎的态度,担任相位一个多月后仍然没有掌握实权。 【注解:知,知道;印,印章,这里指实际的权力;秉笔,书写公文)。
故终免于祸。(《资治通鉴》卷二百八十四)【注解:终,最终;免,避免;祸,灾祸。】

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程异虽然知道自己的想法和行为不符合众人的期望,但因为其清廉、谦逊的态度以及坚持原则的性格,最终避免了灾祸。这反映了作者对程异品格的高度赞扬。

诗词翻译:

镈自知不为众所与,益为巧谄以自固,奏减内外官俸以助国用;给事中崔植封还敕书,极论之,乃止。植,祐甫之弟子也。

时内出积年缯帛付度支令卖,镈悉以高价买之,以给边军。其缯帛朽败,随手破裂,边军聚而焚之。度因奏事言之,镈于上前引其足曰:“此靴亦内库所出,臣以钱二千买之,坚完可久服。”度言不可信。(《资治通鉴》卷二百八十四)【注解:内出,从宫中拿出;缯帛,丝织品;付,交给;高价,高价购买;边军,边境军队;烧毁,燃烧;上,皇帝;上前,走到皇帝面前;引,拉;靴,鞋子;内库,内廷仓库;内库所出,出自内廷仓库的物品;二千钱,两千钱;坚完,坚固完整;久服,长久使用。】
由是镈益无所惮。(《资治通鉴》卷二百八十四)【注解:由……因此……;无所惮,无所畏惧。】
程异亦自知不合众心,能廉谨谦逊,为相月余,不敢知印秉笔,故终免于祸。(《资治通鉴》卷二百八十四)【注解:相,宰相;廉谨,廉洁谨慎;知印,管理印章;秉笔,书写公文;月余,一个多月;终免于祸,最终避免灾祸。】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