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乙卯,以吏部侍郎李程、户部侍郎、判度支窦易直并同平章事。上问相于李逢吉,逢吉列上当时大臣有资望者,程为之首,故用之。上好治宫室,欲营别殿,制度甚广,李程谏,请以所具木石回奉山陵,上即从之。
六月,己卯朔,以左神策大将军康艺全为鄜坊节度使。
上闻王庭凑屠牛元翼家,叹宰辅非才,使凶贼纵暴。翰林学士韦处厚因上疏言:“裴度勋高中夏,声播外夷,若置之岩廊,委其参决,河北、山东必禀朝算。管仲曰:‘人离而听之则愚,合而听之则圣。’理乱之本,非有他术,顺人则理,违人则乱。伏承陛下当食叹息,恨无萧、曹,今有一裴度尚不能留,此冯唐所以谓汉文得廉颇、李牧不能用也。夫御宰相,当委之,信之,亲之,礼之,于事不效,于国无劳,则置之散寮,黜之远郡。如此,则在位者不敢不厉,将进者不敢苟求。臣与逢吉素无私嫌,尝为裴度无辜贬官。今之所陈,上答圣明,下达群议耳。”上见度奏状无平章事,以问处厚。处厚具言李逢吉排沮之状。上曰:“何至是邪!”李程亦劝上加礼于度。丙申,加度同平章事。张韶之乱,马存亮功为多,存亮不自矜,委权求出。秋,七月,以存亮为淮南监军使。
资治通鉴·唐纪五十九
唐朝政治风云与李程之才略
- 五月乙卯日,任命李程和户部侍郎窦易直为同平章事
- 李程:吏部侍郎,有杰出才华
- 窦易直:户部侍郎,管理财政
- 朝廷决策:共同商讨国政
- 上问宰相人选
- 询问李逢吉:哪些大臣适合担任宰辅之职
- 李逢吉推荐:裴度、萧、曹等历史名臣
- 裴度被选:因功绩卓越,深得信任
- 张韶乱政,马存亮功高
- 张韶之乱:导致边疆不安
- 马存亮功绩:在淮南监军使任内表现优秀
- 益州刺史刘焉提议设州牧
- 刘焉建议:设立州牧以强化刺史权力
- 选择人选:依据贤能及清廉名声选拔
- 改革措施:提升州牧地位与权力
- 王庭凑屠害牛元翼家
- 王庭凑:残暴的藩镇节度使
- 牛元翼家惨遭屠戮:引起朝野震动
- 李程谏言保护山陵木材
- 李程:直言不讳,反对过度采伐山林
- 回奉山陵:提出将所备木材用于陵墓建设
- 皇帝采纳:体现李程对国家资源的珍重
- 翰林学士韦处厚上书献策
- 韦处厚:忠诚的文官,向皇帝进献良策
- 裴度非才论:批评宰相缺乏才能
- 冯唐劝汉文帝用廉颇、李牧
- 借鉴历史教训:提醒皇帝勿轻用旧臣
- 裴度获准留任,群臣称颂
- 李程力荐:助裴度获皇帝认可
- 群臣赞颂:称赞裴度功勋显赫
- 御用人原则与官员任免
- 御用人原则:顺民则理,违民则乱
- 官员任免:根据政绩与能力定夺去留
- 张韶乱政后,朝廷重新审视官员任用
- 裴度与李程关系及评价
- 裴度与李程:历史上的深厚友谊
- 裴度遭遇排挤:未能留在朝廷中央
- 李程对裴度的关心与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