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敕先赐右卫大将军郑光鄠县及云阳庄并免税役。中书门下奏,以为:“税役之法,天下皆同。陛下屡发德音,欲使中外画一,今独免郑光,似稍乖前意。事虽至细,系体则多。”敕曰:“朕以郑光元舅之尊贵,欲优异令免征税,初不细思。况亲戚之间,人所难议,卿等苟非爱我,岂进嘉言!庶事能尽如斯,天下何忧不理!有始有卒,当共守之,并依所奏。”
夏,四月,甲辰,以邠宁节度使白敏中为西川节度使。
湖南奏,团练副使冯少端讨衡州贼帅邓裴,平之。
党项复扰边,上欲择可为邠宁帅者而难其人,从容与翰林学士、中书舍人须昌毕諴论边事,諴援古据今,具陈方略。上悦曰:“吾方择帅,不意颇、牧近在禁廷。卿其为朕行乎!”諴欣然奉命。上欲重其资履,六月,壬申,先以諴为刑部侍郎,癸酉,乃除邠宁节度使。雍王氵美薨,追谥靖怀太子。

{ 标题:

《资治通鉴》·卷二百四十九 唐纪六十五

唐纪六十五孝皇帝下大中四年春,正月,庚辰朔,赦天下。二月,以秦州隶凤翔。夏,四月,庚戌,而中书侍郎、同贽有功焉,由是恩遇冠诸宦者。秋,八月,党项平。

唐宣宗在位期间,对内外事务都给予了高度重视,尤其是对待臣子们的贡献与努力更是给予高度的评价与回报。白敏中作为唐朝的一名重要官员,他的功绩不仅在于他的政治表现上,更在于他在军事上的卓越才能和对国家的贡献。

《唐大诏令集》,白敏中“邠宁节度使,平章事制”:昔孙弘以儒学修身,宠兼裂土;邓禹以勋庸著效,贝比三司。是内外共规,古今所重。再扬新命,允属元臣。

《授白敏中西川节度使制》是唐代沈询创作的一篇散文。这篇散文主要讲述了白敏中被任命为西川节度使的过程和原因。

《授白敏中西川节度使制》是唐代沈询创作的一篇散文。这篇散文主要讲述了白敏中被任命为西川节度使的过程和原因。

宣宗让白敏中充任 邠宁 节度使。 张义潮调发军队大致平定沙州近旁的瓜、伊、西、甘、肃、兰、鄯、河、岷、廓十州之地,派遣他的兄长张义泽奉 十一州 地图名籍入朝见唐宣宗,于是河、湟之地全部归入唐朝版图。

唐宣宗皇帝大中五年春三月,白敏中为司空、招讨党项行营兵马都统制置使兼邠宁节度使。 夏六月,封子为王。 秋八月,党项平。}
诗句赏析与译文
诗歌原文及注释解释

  1. 诗句释义
  • 释义:“三月,敕先赐右卫大将军郑光及云阳庄并免税役。”这句诗的意思是在三月初,宣宗皇帝下令先赐给右卫大将军郑光以及云阳县庄宅免除当年的赋税和劳役。
  • 注释:郑光是一位高级将领,而云阳庄是郑光的家族产业或官邸。这里的“敕”指的是皇帝的命令或诏书。
  • 释义:“中书门下奏,以为:‘税役之法,天下皆同。’”意思是中书门下进献一份奏疏,认为:“税收和劳役的法律全国都是相同的。”
  • 注释:中书门下是当时的政府机构,负责起草和审议皇帝的诏令。这里的“奏”指的就是奏疏。
  • 释义:“独免郑光,似稍乖前意。事虽至小,系体则多。”这句话的意思是:“单独免除郑光的税役,似乎稍微违背了先前的旨意。虽然这事情很小,但涉及的问题却很重大。”
  • 注释:这里强调即使是微小的事情,也关乎国家的整体利益和稳定。
  1. 译文
    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宣宗时期的税收政策是全国统一标准且公平公正的,尽管郑光得到了特殊照顾,但这种例外并没有改变整体的政策框架,反而体现了对个别功臣的特殊关照与尊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