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崔龟从同平章事,充宣武节度使。
右羽林统军张直方坐出猎累日不还宿卫,贬左骁卫将军。
宣宗元圣至明成武献文睿智章仁神聪懿道大孝皇帝下大中六年(壬申,公元八五二年)
春,二月,王贽弘讨鸡山贼,平之。
是时,山南西道节度使封敖奏巴南妖贼言辞悖慢,上怒甚。崔铉曰:“此皆陛下赤子,迫于饥寒,盗弄陛下兵于溪谷间,不足辱大军,但遣一使者可平矣。”乃遣京兆少尹刘潼诣果州招谕之。潼上言请不发兵攻讨,且曰:“今以日月之明烛愚迷之众,使之稽颡归命,其势甚易。所虑者,武臣耻不战之功,议者责欲速之效耳。”潼至山中,盗弯弓待之,潼屏左右直前曰:“我面受诏赦汝罪,使汝复为平人。闻汝木弓射二百步,今我去汝十步,汝真欲反者,可射我!”贼皆投弓列拜,请降。潼归馆,而王贽弘与中使似先义逸引兵已至山下,竟击灭之。
资治通鉴 · 卷二百四十九 · 唐纪六十五
春,二月,王贽弘讨鸡山贼,平之。是时,山南西道节度使封敖奏巴南妖贼言辞悖慢,上怒甚。崔铉曰:“此皆陛下赤子,迫于饥寒,盗弄陛下兵于溪谷间,不足辱大军,但遣一使者可平矣。”乃遣京兆少尹刘潼诣果州招谕之。潼上言请不发兵攻讨,且曰:“今以日月之明烛愚迷之众,使之稽颡归命,其势甚易。所虑者,武臣耻不战之功,议者责欲速之效耳。”潼至山中,盗弯弓待之,潼屏左右直前曰:“我面受诏赦汝罪,使汝复为平人。闻汝木弓射二百步,今我去汝十步,汝真欲反者,可射我!”贼皆投弓列拜,请降。潼归馆,而王贽弘与中使似先义逸引兵已至山下,竟击灭之。
译文:
在皇帝的愤怒之下,右羽林统军张直方因为出猎连续多日未归,被贬为左骁卫将军。宣宗元圣至明成武献文睿智章仁神聪懿道大孝皇帝下大中六年(壬申,公元八五二年),王贽弘讨伐鸡山的贼寇,将其平定。当时山南西道节度使封敖奏报巴南妖贼言辞悖慢,皇帝十分愤怒。崔铉认为这些都是受饥饿寒冷困扰的陛下的子民,他们盗用陛下的兵马在山谷间活动,不足以玷污大军,只需派遣一名使者即可平定。于是朝廷派遣京兆少尹刘潼前往果州招抚这些人。刘潼建议不用出兵征讨,并说:“如今利用太阳月亮的光芒来照耀那些愚昧糊涂的人,让他们向皇上叩头请求宽恕,这是很容易的事。所担心的是武官们不愿意接受没有战斗功劳的耻辱,议论的人希望迅速取得胜利。”刘潼到了山中,贼寇弯弓等待他,刘潼屏退左右直接上前说:“我当面接受诏令赦免你们之罪,让你们恢复平民身份。听闻你们的木弓能射二百步远,现在我离你们十步远,你们真的想要谋反的人,可以向我射出箭!”贼寇全部扔下弓排列拜见,请求投降。刘潼回到宾馆后,王贽弘和中使似先义逸带领的士兵已经到达山下,最终将贼寇消灭。
赏析:
这首诗通过叙述王贽弘平定鸡山贼寇的事件,展示了唐代政府在处理地方叛乱时的果断和高效。诗人通过对事件的描写,表达了对政府官员的肯定和赞扬,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诗中的“日月之明”和“太阳月亮的光芒”等意象,寓意着正义的力量和光明的未来。整体来说,这首诗既具有历史价值,又具有文学艺术性,值得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