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申,前西川节度使萧鄴左迁山南西道观察使。
三月,丁酉,彗星出于娄,长三尺。己亥,司天监奏:“按《星经》,是名含誉,瑞星也。”上主大喜。请宣示中外,编诸史策。”从之。
康承训至邕州,蛮寇益炽,诏发许、滑、青、汴、兗、郓、宣、润八道兵以授之。承训不设斥候,南诏帅群蛮近六万寇邕州,将入境,承训乃遣六道兵凡万人拒之,以獠为导,绐之。敌至,不设备,五道兵八千人皆没,惟天平军后一日至,得免。承训闻之,惶怖不知所为。节度副使李行素帅众治壕栅,甫毕,蛮军已合围。留四日,治攻具,将就,诸将请夜分道斫蛮营,承训不许,有天平小校再三力争,乃许之。小校将勇士三百,夜,缒而出,散烧蛮营,斩首五百馀级。蛮大惊,间一日,解围去。承训乃遣诸军数千追之,所杀虏不满三百级,皆溪獠胁从者。承训腾奏告捷,云大破蛮贼,中外皆贺。
资治通鉴 · 卷二百五十 · 唐纪六十六
甲申,前西川节度使萧邺左迁山南西道观察使。
三月,丁酉,彗星出于娄,长三尺。己亥,司天监奏:“按《星经》,是名含誉,瑞星也。”上主大喜。请宣示中外,编诸史策。”从之。
康承训至邕州,蛮寇益炽,诏发许、滑、青、汴、兗、郓、宣、润八道兵以授之。承训不设斥候,南诏帅群蛮近六万寇邕州,将入境,承训乃遣六道兵凡万人拒之,以獠为导,绐之。敌至,不设备,五道兵八千人皆没,惟天平军后一日而至,得免。承训闻之,惶怖不知所为。节度副使李行素帅众治壕栅,甫毕,蛮军已合围。留四日,治攻具,将就,诸将请夜分道斫蛮营,承训不许,有天平小校再三力争,乃许之。小校将勇士三百,夜,缒而出,散烧蛮营,斩首五百馀级。蛮大惊,间一日,解围去。承训乃遣诸军数千追之,所杀虏不满三百级,皆溪獠胁从者。承训腾奏告捷,云大破蛮贼,中外皆贺。
赏析:
本诗描述的是懿宗时期的一系列军事和政治事件。通过详细记录了前西川节度使萧邺的降职以及随后发生的一些军事行动和历史背景,反映了当时的政治局势和军事战略。
诗中记载了前西川节度使萧邺因某些原因被降职的事件。这是一个典型的官场斗争,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政治环境。
诗中提到了“彗星出于娄”,这是对天文现象的描述。这种观测在当时是一种重要的科学活动,同时也是对国家大事的一种关注。
诗中还涉及到了军事行动。描述了康承训在邕州的遭遇,他的部队在面对强大的敌军时表现出的勇气和智慧。这些描述不仅展示了战争的残酷性,也展现了士兵的英勇精神。
这首诗通过对具体事件的叙述,展现了唐代社会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同时,也反映了那个时代人们对于天文现象的关注和重视,以及对战争的看法和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