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上章摄提格,尽柔兆涒滩,凡七年。
懿宗昭圣恭惠孝皇帝下咸通十一年(庚寅,公元八七零年)
春,正月,甲寅朔,群臣上尊号曰睿文英武明德至仁大圣广孝皇帝。赦天下。
西川之民闻蛮寇将至,争走入成都。时成都但有子城,亦无壕,人所占地各不过一席许,雨则戴箕盎以自庇。又乏水,取摩诃池泥汁,澄而饮之。将士不习武备,节度使卢耽召彭州刺史吴行鲁使摄参谋,与前泸州刺史杨庆复共修守备,选将校,分职事,立战棚,具砲檑,造器备,严警逻。先是,西川将士多虚职名,亦无禀给。至是,揭榜募骁勇之士,补以实职,厚给粮赐,应募者云集。庆复乃谕之曰:“汝曹皆军中子弟,年少材勇,平居无由自进,今蛮寇凭陵,乃汝曹取富贵之秋也,可不勉乎!”皆欢呼踊跃。于是列兵械于庭,使之各试所能,两两角胜,察其勇怯而进退之,得选兵三千人,号曰“突将”。行鲁,彭州人也。戊午,蛮至眉州,耽遣同节度副使王偃等赍书见其用事之臣杜元忠,与之约和。蛮报曰:“我辈行止,只系雅怀。”

资治通鉴 · 卷二百五十二 · 唐纪六十八

起上章摄提格,尽柔兆涒滩,凡七年。
唐懿宗昭圣恭惠孝皇帝下咸通十一年(庚寅,公元八七零年)
春季,正月,甲寅朔,群臣上尊号曰睿文英武明德至仁大圣广孝皇帝。赦天下。
西川之民闻蛮寇将至,争走入成都。时成都但有子城,亦无壕,人所占地各不过一席许,雨则戴箕盎以自庇。又乏水,取摩诃池泥汁,澄而饮之。将士不习武备,节度使卢耽召彭州刺史吴行鲁使摄参谋,与前泸州刺史杨庆复共修守备,选将校,分职事,立战棚,具砲檑,造器备,严警逻。
【注释】:资治通鉴:古代的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的历史。卷二百五十二:指资治通鉴中第252卷的内容。唐纪六十八:指的是唐朝的记录。懿宗昭圣恭惠孝皇帝下咸通十一年:这是唐代懿宗时期的第十一年,即公元870年。春,正月,甲寅朔:在古代的历法中,每月的第一个日子是朔日,称为“初一”,这一天称为“正月”。甲寅朔是指农历正月初一日。群臣上尊号曰睿文英武明德至仁大圣广孝皇帝:这是对皇帝的一种尊称,表示尊敬并称赞他具有睿智、英勇、智慧、仁义、宽宏大量等美德。赦天下:颁布赦令,释放全国的罪犯。西川之民:四川西部地区的人民。闻蛮寇将至:听说蛮族人即将入侵。争走入成都:因为害怕受到威胁和伤害,所以人们纷纷逃入成都。只系雅怀:只关心雅安地区的安危。
【译文】:
资治通鉴 · 卷二百五十二 · 唐纪六十八

起于上元节,终于下元节,共计七年。
懿宗昭圣恭惠孝皇帝下咸通十一年(庚寅,公元八七零年)
春季,正月,甲寅朔,群臣上尊号曰睿文英武明德至仁大圣广孝皇帝。赦天下。
西川之民听到蛮人即将入侵的消息后,纷纷逃往成都。当时成都只有一座子城,也没有护城河,百姓们所占据的土地都不超过一个座位大小,下雨的时候就用簸箕盖在地上避雨。由于缺乏水源,他们只能取摩诃池的泥水饮用。将士们也不习惯武艺的练习,节度使卢耽征召彭州刺史吴行鲁担任参谋,与前泸州刺史杨庆复共同修建防御工事,选拔将领,分工负责,设立战台,制造火炮和抛石机,制造各种武器,严格警戒巡逻。在此之前,西川的将士多数没有职位和俸禄,也没有任何供给。到了这个时候,张贴榜文招募勇敢强悍的士兵,给予实际职位,并丰厚地赏赐他们粮食和财物。应募的人云集而来。杨庆复于是对他们说:“你们都是军中的子弟兵,年少才勇,平日里很难有机会得到提拔,现在蛮人侵犯边境,正是你们获取富贵的好时机。难道不应该努力吗?”大家都欢呼雀跃。于是,他们在院子里陈列兵器器械,让他们各自展示自己的能力,两两比赛胜负,观察他们的勇敢程度来决定进退。最终挑选出三千名勇士,称为“突将”。吴行鲁是彭州人。戊午,蛮族到达眉州,卢耽派遣同节度副使王偃等人携带信件去见他们的当权大臣杜元忠,与他们商议和谈的事情。蛮族回复说:“我们行动的去向,只是取决于我们的本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