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康承训为河东节度使、同平章事,以杜慆为义成节度使。上嘉硃邪赤心之功,置大同军于云州,以赤心为节度使,召见,留为左金吾上将军,赐姓名李国昌,赏赉甚厚。以辛谠为亳州刺史。谠在泗州,犯围出迎兵粮,往返凡十二。及除亳州,上表言:“臣之功,非杜慆不能成也。”赐和州刺史崔雍自尽,家属流康州,兄弟五人皆远贬。
上荒宴,不亲庶政,委任路岩。岩奢靡,颇通赂遗,左右用事。至德令陈蟠叟因上书召对,言:“请破边咸一家,可赡军二年。”上问:“咸为谁?”对曰:“路岩亲吏。”上怒,流蟠叟于爱州,自是无敢言者。
初,南诏遣使者杨酋庆来谢释董成之囚,定边节度使李师望欲激怒南诏以求功,遂杀酋庆。西川大将恨师望分裂巡属,阴遣人致意南诏,使入寇。师望贪残,聚私货以百万计,戍卒怨怒,欲生食之,师望以计免。朝廷征还,以太府少卿窦滂代之。滂贪残又甚于师望,故蛮寇未至,而定边固已困矣。是月,南诏骠信酋龙倾国入寇,引数万众击董舂乌部,破之。十一月,蛮进寇巂州,定边都头安再荣守清溪关,蛮攻之,再荣退屯大渡河北,与之隔水相射九日八夜。蛮密分军伐木开道,逾雪坡,奄至沐源川。滂遣兗海将黄卓帅五百人拒之,举军覆没。十二月,丁酉,蛮衣兗海之衣,诈为败卒,至江岸呼船,已济,众乃觉之,遂陷犍为,纵兵焚掠陵、荣二州之境。后数日,蛮军大集于陵云寺,与嘉州对岸。刺史杨忞与定边监军张允琼勒兵拒之。蛮潜遣奇兵自东津济,夹击官军,杀忠武都将颜庆师,馀众皆溃,忞、允琼脱身走。壬子,陷嘉州。庆师,庆复之弟也。
诗句:资治通鉴·卷二百五十一·唐纪六十七
译文:懿宗昭圣恭惠孝皇帝中咸通九年(戊子,公元868年)初夏,六月,凤翔少尹李师望上书称:“巂州控扼南诏,为其要冲,成都道远,难以节制,请建立定边军,屯重兵于巂州,以邛州为理所。”
注释:这首诗是《资治通鉴》中的一段记载。“资治通鉴”是中国古代的一部编年体史书,记录了唐代的兴衰过程。“卷二百五十一·唐纪六十七”指的是该书第二百五十一章,属于唐朝第六十七个年号的记载。“懿宗昭圣恭惠孝皇帝”是当时的皇帝名。“中咸通九年”是指该年的年份和顺序,“戊子”是干支纪年的表示。
赏析:此诗反映了懿宗时期的政治动荡和社会状况。懿宗时期的唐政府内部矛盾重重,外患不断,国力日渐衰落。同时,懿宗本人沉溺于享乐,不理朝政,导致国家更加混乱。而李师望上言请求建立定边军的建议,反映出他对于国家形势的敏锐洞察和对国家未来的担忧。然而,他的建议并未能得到采纳,这也反映了当时朝廷内部的权力斗争和决策机制的弊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