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王侹薨。
上以群盗为忧,王鐸曰:“臣为宰相之长,在朝不足分陛下之忧,请自督诸将讨之。”乃以鐸守司徒兼侍中,充荆南节度使、南面行营招讨都统。
五月,辛卯,敕赐河东军士银。牙将贺公雅所部士卒作乱,焚掠三城,执孔目官王敬送马步司。节度使李侃与监军自由慰谕,为之斩敬于牙门,乃定。
泰宁节度使李系,晟之曾孙也,有口才而实无勇略,王鐸以其家世良将,奏为行营副将统兼湖南观察使,使将精兵五万并土团屯潭州,以塞岭北之路,拒黄巢。
河东都虞候每夜密捕贺公雅部卒作乱者,族灭之。丁巳,馀党近百人称“报冤将”,大掠三城,焚马步都虞候张锴、府城都虞候郭昢家。节度使李侃下令,以军府不安,曲顺军情,收锴、昢,斩于牙门,并逐其家;以贺公雅为马步都虞候。锴、昢临刑,泣言于众曰:“所杀皆捕盗司密申,今日冤死,独无烈士相救乎!”于是军士复大噪,篡取锴、昢归都虞候司。寻下令,复其旧职,并召还其家。收捕盗司元义宗等三十馀家,诛灭之。己未,以马步都教练使硃玫等为三城斩斫使,将兵分捕报冤将,悉斩之,军城始定。

资治通鉴 · 卷二百五十三 · 唐纪六十九

凉王侹薨。上以群盗为忧,王铎曰:“臣为宰相之长,在朝不足分陛下之忧,请自督诸将讨之。”乃以铎守司徒兼侍中,充荆南节度使、南面行营招讨都统。

五月,辛卯,敕赐河东军士银。牙将贺公雅所部士卒作乱,焚掠三城,执孔目官王敬送马步司。节度使李侃与监军自由慰谕,为之斩敬于牙门,乃定。泰宁节度使李系,晟之曾孙也,有口才而实无勇略,王鐸以其家世良将,奏为行营副将统兼湖南观察使,使将精兵五万并土团屯潭州,以塞岭北之路,拒黄巢。

河东都虞候每夜密捕贺公雅部卒作乱者,族灭之。丁巳,馀党近百人称“报冤将”,大掠三城,焚马步都虞候张锴、府城都虞候郭昢家。节度使李侃下令,以军府不安,曲顺军情,收锴、昢,斩于牙门,并逐其家;以贺公雅为马步都虞候。锴、昢临刑,泣言于众曰:“所杀皆捕盗司密申,今日冤死,独无烈士相救乎!”于是军士复大噪,篡取锴、昢归都虞候司。寻下令,复其旧职,并召还其家。收捕盗司元义宗等三十馀家,诛灭之。己未,以马步都教练使硃玫等为三城斩斫使,将兵分捕报冤将,悉斩之,军城始定。

赏析:

此诗记录了唐僖宗时期的一段政治事件,涉及地方军事领导、叛乱镇压和官员选拔等多个方面。诗的主人公是王铎和李侃,他们分别作为朝廷中的高级官员,对地方上的混乱局势进行了干预和平定。通过这段历史,我们可以窥见唐朝末年的社会动荡和政治斗争。

诗中提到“资治通鉴”这一书名,说明这是一部记录历史事件的史书。它的重要性在于能够提供对过去事件的全面了解,帮助后人更好地认识历史。此外,“资治”一词也表明了这部书的目的——通过对历史的研究和总结,为治理国家提供借鉴和启示。

诗中的事件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矛盾和冲突。例如,叛乱的发生和平定、官员之间的权力斗争以及士兵的反叛行为都是当时社会不稳定的表现。这些事件不仅揭示了当时的政治环境,也反映了人民的生活状态和心理状态。因此,通过对这些历史的记载和分析,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和人们的生活状况。

诗中的语言表达也非常生动形象。如“凉王薨”,“群盗为忧”,“王铎曰”等句子,都通过简洁有力的语言传达了事件的紧张气氛和人物的情感变化。这种语言风格使得诗歌更具吸引力和感染力,同时也增强了读者对历史事件的感受和理解。

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叙述和描述,展示了唐朝末年的社会矛盾和冲突。它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关于那个时代的信息,也让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了当时的社会背景和人们的生活状况。同时,诗中的语言表达也非常出色,使得整个作品充满了历史气息和艺术魅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