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州军乱,逐节度使杨全玫,立牙将卢彦威为留后,全玫奔幽州。以保銮都将曹诚为义昌节度使,以彦威为德州刺史。
孙儒据东都月馀,烧宫室、官寺、民居,大掠席卷而去,城中寂无鸡犬。李罕之复引其众入东都,筑垒于市西而居之。
王重荣自以有复京城功,为田令孜所摈,不肯之兗州,累表论令孜离间君臣,数令孜十罪,令孜结邠宁节充使硃玫、凤翔节度使李昌符以抗之。王处存亦上言:“幽、镇兵新退,臣未敢离易、定。且王重荣无罪,有大功于国,不宜轻有改易,摇籓镇心。”诏趣其上道。八月,处存引军至晋州,刺史冀君武闭城不内而还。
洺州刺史马爽,与昭义行军司马奚忠信不叶,起兵屯邢州南,胁孟方立请诛忠信。既而众溃,爽奔魏州,忠信使人赂乐彦祯而杀之。
资治通鉴·卷二百五十六 · 唐纪七十二
沧州军乱,逐节度使杨全玫,立牙将卢彦威为留后,全玫奔幽州。以保銮都将曹诚为义昌节度使,以彦威为德州刺史。
孙儒据东都月馀,烧宫室、官寺、民居,大掠席卷而去,城中寂无鸡犬。李罕之复引其众入东都,筑垒于市西而居之。
王重荣自以有复京城功,为田令孜所摈,不肯之兗州,累表论令孜离间君臣,数令孜十罪,令孜结邠宁节充使硃玫、凤翔节度使李昌符以抗之。王处存亦上言:“幽、镇兵新退,臣未敢离易、定。且王重荣无罪,有大功于国,不宜轻有改易,摇籓镇心。”诏趣其上道。八月,处存引军至晋州,刺史冀君武闭城不内而还。
洺州刺史马爽,与昭义行军司马奚忠信不叶,起兵屯邢州南,胁孟方立请诛忠信。既而众溃,爽奔魏州,忠信使人赂乐彦祯而杀之。
赏析:
《资治通鉴》是一部记录唐朝历史的重要典籍,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和总结,反映了当时社会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变化和发展。本篇选自《资治通鉴》卷二百五十六,主要讲述了唐代中和四年(公元884年)的动荡时期。
从内容上看,本段描述了沧州军乱后的情景。沧州军在节度使杨全玫被驱逐后,牙将卢彦威被立为留后。随后,孙儒占领东都洛阳,烧毁了宫室、官寺和居民房屋,并大肆掠夺财物后离去。李罕之率领残部回到东都洛阳,并在市西扎营建垒。王重荣因恢复京城有功,却被田令孜排挤,未能前往兖州,而是多次上表批评令孜的离间行为,列举了令孜的十条罪状。王处存也上书指出,幽州、镇州的兵卒刚刚撤退,自己不敢轻易改变战略方向,以免动摇藩镇之心。然而,皇帝命令他尽快出发,于是王处存带领军队到达晋州。这时,刺史冀君武紧闭城门不让王处存进城。马爽与奚忠信不和,共同起兵驻扎在邢州南面,胁迫孟方立请求杀害奚忠信。后来,双方的军队溃散,马爽投奔魏州,而奚忠信则被人贿赂杀死。
本篇通过描绘当时的混乱局面和不同人物的命运变化,展现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和人们为了生存而进行的激烈斗争。同时,作者通过对事件的详细叙述,展示了当时的政治局势和社会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