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龙兵攻易州,裨将刘仁恭穴地入城,遂克之。仁恭,深州人也。李克用自将救无极,败成德兵。成德兵退保新城,克用复进击,大破之,拔新城,成德兵走,追至九门,斩首万馀级。卢龙兵既得易州,骄怠,王处存夜遣卒三千蒙羊皮造城下,卢龙兵以为羊也,争出掠之,处存奋击,大破之,复取易州,李全忠走。
加陕虢节度使王重盈同平章事。
李全忠既丧师,恐获罪,收馀众还袭幽州。六月,李可举窘急,举族登楼自焚死,全忠自为留后。
东都留守李罕之与秦宗权将孙儒相拒数月,罕之兵少食尽,弃城,西保渑池,宗权陷东都。
秋,七月,以李全忠为卢龙留后。
乙巳,右补阙常浚上疏,以为:“陛下姑息籓镇太甚,是非功过,骈首并足,致天下纷纷若此,犹未之寤,岂可不念骆谷之艰危,复怀西顾之计乎!宜稍振典刑以威四方。”田令孜之党言于上曰:“此疏传于籓镇,岂不致其猜忿!”庚戌,贬浚万州司户,寻赐死。
资治通鉴·卷二百五十六
唐纪七十二
公元八八四年夏,僖宗惠圣恭定孝皇帝中和四年六月,高仁厚东川留后奏报郑君雄斩杨师立出降。此前,东川节度使高仁厚久围梓州,未能攻下,遂致书城中,告知杨师立已归降。此次事件虽未直接涉及卢龙兵攻易州,但间接反映了藩镇之间因战事而相互影响的情况。此外,此时期李克用自将救无极,败成德兵;成德兵退保新城,克用复进击,大破之,拔新城;李全忠走。这些事件不仅展现了当时战争的残酷性,也揭示了朝廷与地方势力之间的微妙关系。
赏析:
这段历史记载了唐末时期的一系列政治军事变动。从高仁厚在东川的围困到李克用的反击,再到李全忠的逃逸,每一幕都深刻地映射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通过这些事件的描述,我们不仅能够了解唐朝晚期的政治局势,还能深入理解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与人文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