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巳,以董昌为浙东观察使,钱镠为杭州刺史。
秦宗权自以兵力十倍于硃全忠,而数为全忠所败,耻之,欲悉力以攻汴州。全忠患兵少,二月,以诸军都指挥使硃珍为淄州刺史,募兵于东道,期以初夏而还。
戊辰,削夺三川都监田令孜官爵,长流端州。然令孜依陈敬瑄,竟不行。
代北节度使李国昌薨。
三月,癸未,诏伪宰相萧遘、郑昌图、裴澈,于所在集众斩之,皆死于岐山。时朝士受煴官者甚众,法司皆处以极法。杜让能力争之,免者什七八。
壬辰,车驾至凤翔,节度使李昌符,恐车驾还京虽不治前过,恩赏必疏,乃以宫室未完,固请驻骅府舍,从之。
太傅兼侍中郑从谠罢为太子太保。
镇海节度使周宝募亲军千人,号后楼兵,禀给倍于镇海军,镇海军皆怨,而后楼兵浸骄不可制。宝溺于声色,不亲政事,筑罗城二十馀里,建东第,人苦其役。宝与僚属宴后楼,有言镇海军怨望者,宝曰:“乱则杀之!”度支催勤使薛朗以其言告所善镇海军将刘浩,戒之使戢士卒,浩曰:“惟反可以免死耳!”是夕,宝醉,方寝,浩帅其党作乱,攻府舍而焚之。宝惊起,徒跣叩芙蓉门呼后楼兵,后楼兵亦反矣。宝帅家人步走出青阳门,遂奔常州,依刺史丁从实。浩杀诸僚佐,癸巳,迎薛朗入府,推为留后。宝先兼租庸副使,城中货财山积,是日,尽于乱兵之手。高骈闻宝败,列牙受贺,遣使馈以齑粉。宝怒,掷之地曰:“汝有吕用之在,他日未可知也!”扬州连岁饥,城中馁死者日数千人,坊巷为之寥落,妖异数见,骈悉以为周宝当之。

诗句:

《资治通鉴·唐纪七十二》

译文:
辛巳,唐朝任命董昌为浙东观察使,钱镠为杭州刺史。

赏析:
在唐朝的这段历史记录中,我们可以看到董昌和钱镠作为两位地方官员的任命,他们分别管理着浙江东道和杭州地区的治安与经济。这一事件反映出唐朝政府对于地方治理的重视,以及对地方实力派人物的信任和重用。


诗句:
《资治通鉴卷二百五十六·唐纪七十二》

译文:
秦宗权自认为兵力十倍于朱全忠,但数次被朱全忠打败,感到羞耻,想要全力攻打汴州。朱全忠因兵少,二月,以诸军都指挥使朱珍为淄州刺史,招募士兵于东道,计划在初夏之前返回。

赏析:
此段文字反映了秦宗权的军事行动和心理动态。秦宗权自认兵力优势,但屡遭挫败,这可能源于他的自负和对自身实力的错误评估。他希望通过全力以赴攻打汴州来挽回面子,并最终实现自己的军事目标。这种心态在古代将领的行为中并不罕见,但也显示出其战略决策中的缺陷。


诗句:
《资治通鉴卷二百五十六·唐纪七十二》

译文:
削夺三川都知监田令孜官爵,流放到端州。但令孜依陈敬瑄,代北镇节度使李克用、李茂贞等,表奏请诛杀。

赏析:
这段描述展示了朝廷内部的权力争斗和外部的军事威胁。田令孜被削减官职并且流放,表明了他对朝廷的背叛和不忠。尽管他得到了陈敬诚的支持,但他仍然被处以极刑。这些事件反映了唐朝后期政治斗争的复杂性和残酷性。


诗句:
《资治通鉴卷二百五十六·唐纪七十二》

译文:
代北节度使李国昌薨,帝恐其忧国,且宫室未完,故驻跸府舍,从之。太傅兼中书尚书令韦见素罢为太子太保。

赏析:
这是关于唐朝皇帝和高等级将领之间的互动和朝廷内部权力结构的变迁。李国昌的逝世让皇帝感到忧虑,同时宫殿尚未完成,因此选择暂留府舍。而韦见素被罢免为太子太保,说明他在朝廷中的地位已经下降。这些变化反映了唐朝晚期政治局势的变动和权力的重组。


这段《资治通鉴》的文字为我们提供了一幅生动的历史画卷,通过不同朝代的事件,展现了唐朝及其周边地区的政治、军事、社会和文化等方面的情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