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薛王知柔为清海节度使、同平章事,仍权知京兆尹、判度支,充盐铁转运使,俟反正日赴镇。
上在南山旬馀,士民从车驾避乱者日相惊曰:“邠、岐兵至矣!”上遣延王戒丕诣河中,趣李克用令进兵。壬午,克用发河中。八月,上遣供奉官张承业诣克用军。承业,同州人,屡奉使于克用,因留监其军。己丑,克用进军渭桥,遣其将李存贞为前锋;辛卯,拨永寿,又遣史俨将三千骑诣石门侍卫。癸已,遣李存信、李存审会保大节度使李思孝攻王行瑜黎园寨,擒其将王令陶等,献于行在。思孝本姓拓跋,思恭之弟也。李茂贞惧,斩李继鹏,传首行在,上表请罪,且遣使求和于克用。上复遣延王戒丕、丹王允谕克用,令且赦茂贞,并力讨行瑜,俟其殄平,当更与卿议之。且命二王拜克用为兄。

资治通鉴 · 卷二百六十 · 唐纪七十六

诗句

资治通鉴 · 卷二百六十 · 唐纪七十六    
    
以薛王知柔为清海节度使、同平章事,仍权知京兆尹、判度支,充盐铁转运使,俟反正日赴镇。    
上在南山旬馀,士民从车驾避乱者日相惊曰:“邠、岐兵至矣!”上遣延王戒丕诣河中,趣李克用令进兵。壬午,克用发河中。八月,上遣供奉官张承业诣克用军。承业,同州人,屡奉使于克用,因留监其军。己丑,克用进军渭桥,遣其将李存贞为前锋;辛卯,拨永寿,又遣史俨将三千骑诣石门侍卫。癸已,遣李存信、李存审会保大节度使李思孝攻王行瑜黎园寨,擒其将王令陶等,献于行在。思孝本姓拓跋,思恭之弟也。李茂贞惧,斩李继鹏,传首行在,上表请罪,且遣使求和于克用。上复遣延王戒丕、丹王允谕克用,令且赦茂贞,并力讨行瑜,俟其殄平,当更与卿议之。且命二王拜克用为兄。    

译文

资治通鉴 · 卷二百六十 · 唐纪七十六    
任命薛王李为清海节度使、同平章事,暂时兼任京兆尹和度支使,负责盐铁和转运事务,待平定后赴任。    
唐昭宗皇帝在南山避难十余日,跟随车驾躲避战乱的士民们相互惊慌说:“魏博、岐山的军队到了!”皇帝派延王李戒丕前往河中,催促李克用来率军进击。壬午日,李克用从河中出发。八月,皇帝派遣供奉官张承业前往李克用的军中。张承业是同州人,曾经多次出使李克用,因此留下监管他的部队。己丑日,李克用进军渭桥,派遣他的将领李存贞为前锋;辛卯日,攻克永寿,又派史俨率领三千骑兵到石门守卫。癸巳日,派遣李存信、李存审与保大节度使李思孝一同攻打王行瑜的黎园寨,俘获了他的部将王令陶等人,并将他们献给昭宗皇帝所在之处。李思孝原本姓拓跋,是李思恭的弟弟。李茂贞恐惧,斩杀了李继鹏,并将其首级传送到昭宗皇帝所在地,上表请求宽恕自己的罪行,并且派遣使者向李克用求和。昭宗再次派遣延王李戒丕和丹王李允去告诉李克用,命令暂且赦免李茂贞,并协力讨伐王行瑜,等到完全平定后,再与您商议此事。并命令两位王爷称呼李克用为父辈的兄长。    

注释

1. 资治通鉴:这是一部编年体史书,记载了唐朝的历史。    
2. 卷二百六十:指这本书的第二百六十卷。    
3. 唐纪七十六:指唐昭宗时期的第七十六年。    
4. “以薛王知柔为清海节度使、同平章事”:任命薛王李为清海节度使兼同平章事,这是一个官职,相当于宰相。    
5. “仍权知京兆尹、判度支,充盐铁转运使”:同时代理京兆尹(首都的最高行政长官)和度支(财政)的职务,并兼任盐铁和转运事务的负责人。    
6. “俟反正日赴镇”:等待昭宗皇帝恢复帝位之日,他将会去担任这个职位。    
7. “上在南山旬馀”:昭宗皇帝在南山隐居了十多天。    
8. “士民从车驾避乱者曰:‘邠、岐兵至矣!’”:随车驾躲避战乱的人们惊呼道:“魏博、岐山的军队到了!”这是对当时形势的一种反映。    
9. “戒丕”与“允”:这两位都是当时的官员名字。    
10. “河东”与“河中”:指的是李克用的根据地——河东和河中的地区。    
11. “克用发河中”:李克用从河中出发了。    
12. “八月”:这指的是八月份。    
13. “会保大节度使李思孝攻王行瑜黎园寨”:李思孝和另一位节度使共同攻打王行瑜的黎园寨。    
14. “擒其将王令陶等”:抓获了王行瑜的将领王令陶等人。    
15. “上表请罪”:向皇帝上书承认自己的错误。    
16. “遣使者求和于克用”:派遣使者前往李克用那里寻求和平。    
17. “俟其殄平”:等到彻底平定后。    
18. “上复遣延王戒丕、丹王允谕克用”:昭宗再次派遣延王李戒丕和丹王李允去告诉李克用。    
19. “令且赦茂贞”:让李克用暂且赦免李茂贞。    
20. "并力讨行瑜":联合力量共同讨伐王行瑜。    
21. "俟其殄平":等待彻底平定。    

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唐昭宗时期政治局势的一个紧张时刻。唐昭宗在南山避难期间,民间传言魏博和岐山的军队即将到来,引起了广泛的担忧和混乱。为了应对这种局势,皇帝不得不采取行动,任命薛王李为清海节度使兼同平章事,同时授权他处理京城内外的事务,包括军事和经济管理。此外,昭宗皇帝还派遣使者去安抚李克用,希望他能够平息叛乱,等待局势稳定后再进行进一步的协商。这首诗反映了当时朝廷内部的矛盾和外部的压力,以及皇帝试图通过多方努力来维护国家稳定的努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