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寅,上疾小瘳,始复视朝。
以镇国节度使康怀贞为西路行营副招讨使。
蜀主命太子宗懿判六军,开永和府,妙选朝士为僚属。
辛酉,均州刺史张敬方奏克房州。
岐王欲遣刘知俊将兵攻灵、夏,且约晋王使攻晋、绛。晋王引兵南下,先遣周德威等将兵出阴地关攻晋州,刺史边继威悉力固守。晋兵穿地道,陷城二十馀步,城中血战拒之,一夕城复成。诏杨师厚将兵救晋州,周德威以骑扼蒙坑之险,师厚击破之,进抵晋州,晋兵解围遁去。
李洪寇荆南,高季昌遣其将倪可福击败之。诏马步都指挥使陈晖将兵会荆南兵讨洪。
蜀主以御史中丞王锴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
陈晖军至襄州,李洪逆战,大败,王求死。九月,丁酉,拔其城,斩叛兵千人,执李洪、杨虔等送洛阳,斩之。
丁未,以保义节度使王檀为潞州东面行营招讨使。
诗句译文:
蜀主命太子宗懿掌管禁卫六军,开永和府,选朝士为僚属。[37]
辛酉,均州刺史张敬方奏报克房州。[38]
岐王欲遣刘知俊将兵攻灵、夏,且约晋王使攻晋、绛。[39]
晋王引兵南下,先遣周德威等将兵出阴地关攻晋州,刺史边继威全力固守。[40]
李洪(后梁所属襄州变兵首领)入寇荆南,高季昌派部将倪可福将他击败。[41]
皇帝下诏,命马步都指挥使陈晖率军会同荆南兵讨伐李洪。 [42]
李洪战败,王求死。[43]
赏析:
此诗描绘了一幅战争场面,展现了蜀主对军事的掌控力以及后梁对襄州的军事行动。通过具体的历史背景和人物行动,诗人表达了对战争的深刻反思和对国家安定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