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是,上欲以刘夫人为皇后,而有正妃韩夫人在,太后素恶刘夫人,崇韬亦屡谏,上以是不果。于是所亲说崇韬曰:“公若请立刘夫人为皇后,上必喜。内有皇后之助,则伶宦辈不能为患矣。”崇韬从之,与宰相帅百官共奏刘夫人宜正位中宫。癸未,立魏国夫人刘氏为皇后。皇后生于寒微,既贵,专务蓄财,其在魏州,至于薪苏果茹皆贩鬻之。及为后,四方贡献皆分为二,一上天子,一上中宫。以是宝货山积,惟用写佛经,施尼师而已。
是时皇太后诰,皇后教,与制敕交行于籓镇,奉之如一。
诏蔡州刺史硃勍浚索水,通漕运。
三月,己亥朔,蜀主宴近臣于怡神亭,酒酣,君臣及宫人皆脱冠露髻,喧哗自恣。知制诰京兆李龟祯谏曰:“君臣沉湎,不忧国政,臣恐启北敌之谋。”不听。

【注】:资治通鉴:是一本记载历代政治事件、历史人物的编年体史书。

【译文】:

在此之前,唐明宗想立刘夫人为皇后,但有正妃韩夫人在,太后素来厌恶刘夫人,郭崇韬也多次劝谏,唐明宗因此没有成功。于是他的亲信对郭崇韬说:“如果你请求立刘夫人为皇后,皇上一定会很高兴。这样内部有皇后的帮助,那么宦官们就无法作乱了。”郭崇韬听从了这个建议,与宰相率领百官一起上奏请求立刘夫人为皇后。癸未,立魏国夫人刘氏为皇后。刘皇后出身贫寒,成为皇后后,专门致力于积累财富,她在魏州时,甚至卖柴火、卖蔬菜和水果。后来成为皇后以后,四方进贡的物品都被分成两份,一半献给天子,一半献给她。因此她积累了大量的珍宝财物,只是用来抄写佛经,施舍给僧侣罢了。

这个时候皇太后的命令、皇后的教导、和皇帝的敕令都在藩镇之间流通,如同一体。

诏命蔡州刺史朱勍疏通水道,以便漕运。

三月,己亥朔日,蜀主在怡神亭宴请近臣,酒喝到酣畅时,君臣及宫人都脱下帽子露发髻,喧闹自得。知制诰京兆人李龟祯劝谏说:“君臣沉湎于酒色之中,不忧国事,我担心这会启北方的敌人之谋。”唐昭宗不听。

赏析:

这首诗主要讲述了唐明宗时期的政治情况和后宫生活。其中涉及到的人物包括唐明宗、刘夫人、郭崇韬、李龟祯等,而事件则是关于刘夫人被立为皇后和蜀主与群臣在怡神亭的宴会。

首先来看刘夫人。在这首诗中,刘夫人被描绘成一个具有野心和手腕的女性,她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皇后,并在成为皇后后利用自己的地位和影响力进行大量的财富积累。她的这种行为引起了很多人的反对和批评,包括唐明宗和皇太后等。这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女性地位和权力的看法和态度。

接着来看郭崇韬。他是一位忠诚于国家和皇帝的人,他多次劝谏唐明宗不要沉湎于酒色之中,而是要关注国事。然而他的劝谏并没有得到唐明宗的采纳和重视。这也反映出当时社会对于忠诚和正直的质疑和挑战。

最后来看蜀主与群臣在怡神亭的宴会。这一事件虽然被描绘成欢乐和放纵的场景,但实际上却蕴含着深刻的讽刺意味。蜀主和群臣在宴会上尽情享乐,而他们的这些行为却被认为是对国家的不负责任和漠视。这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政治腐败和官员失职的批判和反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