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子,葬光圣神闵孝皇帝于雍陵,庙号庄宗。
丁丑,镇州留后王建立奏涿州剌史刘殷肇不受代,谋作乱,已讨擒之。
己卯,置彰国军于应州。
门下侍郎、同平章事豆卢革、韦说奏事帝前,或时礼貌不尽恭;百官俸钱皆折估,而革父子独受实钱;百官自五月给,而革父子自正月给;由是众论沸腾。说以孙为子,奏官;受选人王傪赂,除近官。中旨以库部郎中萧希甫为谏议大夫,革、说覆奏。希甫恨之,上疏言“革、说不忠前朝,阿庚取容”;因诬“革强夺民田,纵田客杀人;说夺邻家井,取宿藏物。”制贬革辰州刺史,说溆州剌史。庚辰,赐希甫金帛,擢为散骑常侍。
辛巳,契丹主阿保机卒于夫馀城,述律后召诸将及酋长难制者之妻,谓曰:“我今寡居,汝不可不效我。”又集其夫泣问曰:“汝思先帝乎?”对曰:“受先帝恩,岂得不思!”曰:“果思之,宜往见之。”遂杀之。

资治通鉴 · 卷二百七十五 · 后唐纪四

丙子,光圣神闵孝皇帝李存勖安葬于雍陵。雍陵位于今河南省新安县境内,是皇帝死后的安息之地,也是家族荣耀的象征。此陵墓不仅体现了对先皇的尊崇,也寄托了对国家未来的期许。

丁丑,镇州留后王建立上奏称,涿州刺史刘殷肇不接受他的接替,并有谋反之行。对此,庄宗派兵迅速将其捉拿。这反映了后唐政权对于地方势力和将领的态度与策略,即既要利用他们的力量,又要防范其可能的叛乱,确保国家的稳定。

己卯,在应州设置彰国军。彰国军的设立可能是为了加强对边疆地区的军事控制,同时也是对军队的一种加强和整顿。

门下侍郎、同平章事豆卢革和韦说向皇帝汇报政务时态度不敬,引起了百官的不满。此事引发了朝政的波动,导致议论沸腾。而豆卢革父子则因其独特的待遇受到质疑,尽管他们为朝廷做出了实绩,却独享实利。这一事件反映出后唐晚期官僚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如权力分配不均和赏罚不明等。

中旨令官库郎中萧希甫为谏议大夫,但豆卢革和韦说的覆奏使皇帝感到不快。萧希甫因不满被贬,最终得以升迁。这一事件揭示了宫廷内部的政治斗争及其复杂性,以及皇帝个人意志对官员命运的影响。

《资治通鉴》作为一部详实的编年体史书,记录了后唐时期的内政外交、政治斗争以及文化发展等多个方面。通过对这一时期的深入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历史的脉络,把握历史的真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