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午,赐李继严名从严。
冬,十月,甲申朔,初赐文武官春冬衣。
昭武节度使、同平章事王延翰,骄淫残暴,己丑,自称大闽国王。立宫殿,置百官,威仪文物皆仿天子之制,群下称之曰殿下。赦境内,追尊其父审知曰昭武王。
静难节度使毛璋,骄僭不法,训卒缮兵,有跋扈之志,诏以颍州团练使李承约为节度副使以察之。壬辰,徙璋为昭义节度使。璋欲不奉诏,承约与观察判官长安边蔚从容说谕,久之,乃肯受代。
庚子,幽州奏契丹卢龙节度使卢文时来奔。初,文进为契丹守平州,帝即位,遣间使说之,以易代之后,无复嫌怨。文进所部皆华人,思归,乃杀契丹戍平州者,帅其众十馀万、车帐八千乘来奔。
初,魏王继岌、郭崇韬率蜀中富民输犒赏钱五百万缗,听以金银缯帛充,昼夜督责,有自杀者,给军之馀,犹二百万缗。至是,任圜判三司,知成都富饶,遣盐铁判官、太仆卿赵季良为孟知祥官告国信兼三川都制置转运使。甲辰,季良至成都。蜀人欲皆不与,知祥曰:“府库他人所聚,输之可也。州县租税,以赡镇兵十万,决不可得。”季良但发库物,不敢复言制置转运职事矣。安重诲以知祥及东川节度使董璋皆据险要,拥强兵,恐久而难制;又知祥乃庄宗近姻,阴欲图之。客省使、泗州防御使李严自请为西川监军,必能制知祥;己酉,以严为西川都监,文思使太原硃弘昭为东川副使。李严母贤明,谓严曰:“汝前启灭蜀之谋,今日再往,必以死报蜀人矣。”
资治通鉴 · 卷二百七十五 · 后唐纪四
壬午,赐李继严名从严。
冬,十月,甲申朔,初赐文武官春冬衣。
昭武节度使、同平章事王延翰,骄淫残暴,己丑,自称大闽国王。立宫殿,置百官,威仪文物皆仿天子之制,群下称之曰殿下。赦境内,追尊其父审知曰昭武王。
静难节度使毛璋,骄僭不法,训卒缮兵,有跋扈之志,诏以颍州团练使李承约为节度副使以察之。壬辰,徙璋为昭义节度使。璋欲不奉诏,承约与观察判官长安边蔚从容说谕,久之,乃肯受代。
庚子,幽州奏契丹卢龙节度使卢文时来奔。初,文进为契丹守平州,帝即位,遣间使说之,以易代之后,无复嫌怨。文进所部皆华人,思归,乃杀契丹戍平州者,帅其众十馀万、车帐八千乘来奔。
初,魏王继岌、郭崇韬率蜀中富民输犒赏钱五百万缗,听以金银缯帛充,昼夜督责,有自杀者,给军之馀,犹二百万缗。至是,任圜判三司,知成都富饶,遣盐铁判官、太仆卿赵季良为孟知祥官告国信兼三川都制置转运使。甲辰,季良至成都。蜀人欲皆不与,知祥曰:“府库他人所聚,输之可也。州县租税,以赡镇兵十万,决不可得。”季良但发库物,不敢复言制置转运职事矣。安重诲以知祥及东川节度使董璋皆据险要,拥强兵,恐久而难制;又知祥乃庄宗近姻,阴欲图之。客省使、泗州防御使李严自请为西川监军,必能制知祥;己酉,以严为西川都监,文思使太原朱弘昭为东川副使。李严母贤明,谓严曰:“汝前启灭蜀之谋,今日再往,必以死报蜀人矣。”
赏析:
这首诗反映了唐朝后唐时期的一段历史。诗中的主人公李继严和王延翰都是当时的显赫人物。他们的活动不仅影响了当时的政局,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诗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权力斗争激烈的时代,以及那些为了权力不择手段的人物的形象。
诗中提到了李继严和王延翰这两个人物。他们都是当时的重要人物,而且有着不同的背景和目的。李继严是后唐的一名武将,他因为被赐名为从严而被人们所知。然而,他的行为并不端正,反而变得骄横暴虐。他的这种性格使得他在历史上留下了负面的印象。而王延翰则是一位更加狡猾的人物。他曾自称大闽国王,并建立了自己的王国。他的这种行为引起了朝廷的不满,最终导致了他被废黜的命运。
诗中还提到了静难节度使毛璋、昭武节度使王延翰、蜀中富民、魏王继岌等人物。这些人物在诗中都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例如,毛璋因骄僭不法被罢官;王延翰因骄淫残暴被自称大闽国王;蜀中富民因输犒赏钱五百万缗而被任圜处理;而魏王继岌则是皇帝的心腹之患。这些人物的存在使得诗中的故事更加丰富多彩。
这首诗通过对不同人物的描述,展现了唐朝后唐时期的权力斗争和社会动荡。通过这些描述,我们不仅可以了解当时的社会情况和政治格局,还可以从中领悟到人性的复杂性和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