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甲寅,以李敬周为武信留后。
丙辰,初置监牧,蕃息国马。
初,庄宗之克梁也,以魏州牙兵之力;及其亡也,皇甫晖、张破败之乱亦由之。赵在礼之徙滑州,不之官,亦实为其下所制。在礼欲自谋脱祸,阴遣腹心诣阙求移镇,帝乃为之除皇甫晖陈州刺史,赵进贝州刺史,赵在礼为横海节度使;以皇子从荣镇鄴都,命宣徽北院使范延光将兵送之,且制置鄴都军事。乃出奉节等九指挥三千五百人,使军校龙晊部之,戍卢台军以备契丹,不给铠仗,但系帜于长竿以别队伍,由是皆俯首而去。中涂闻孟知祥杀李严,军中籍籍,已有讹言;既至,会朝延不次擢乌震为副招讨使,讹言益甚。房知温怨震骤来代己,震至,未交印。壬申,震召知温及诸道先锋马军都指挥使、齐州防御使安神博于东寨,知温诱龙晊所部兵杀震于席上,其众噪于营外,安审通脱身走,夺舟济河,将骑兵按甲不动。知温恐事不济,亦上马出门,军士揽其辔曰:“公当为士卒主,去欲何之?”知温给之曰:“骑兵皆在河西,不收取之,独有步兵,何能集事!”遂跃马登舟济河,与审通合谋击乱兵,乱兵遂南行。骑兵徐踵其后,部伍甚整。乱者相顾失色,列炬宵行,疲于荒泽,诘朝,骑兵四合击之,乱兵殆尽,馀众复趣故寨,审通已焚之,乱兵进退失据,遂溃。其匿于丛薄沟塍得免者什无一二。范延光还至淇门,闻卢台乱,发滑州兵复如鄴都,以备奔逸。

翻译:李敬周被任命为武信留后。同时,开始设立监牧,以繁殖和保护国家马匹

诗句原文及注释

  • 三月,甲寅,以李敬周为武信留后

  • 解析:此句描述的是后唐明宗任命李敬周为武信留后的史实。“甲寅”指的是具体的日期。“武信留后”是地方军事官职,主要负责一方的军事与政务管理。

  • 丙辰,初置监牧,蕃息国马

  • 解析:这里提及了在三个月后,即“丙辰”,朝廷开始实施监牧政策,其目的在于繁育和保护国家的战马。“蕃息国马”意指通过这种方式使国家战马得到繁衍生息。

  • 初,庄宗之克梁也,以魏州牙兵之力;及其亡也,皇甫晖、张破败之乱亦由之

  • 解析:“初”表示这是最初的记载或情况。“庄宗之克梁也”指的是唐朝庄宗李存勖攻陷后梁的时期。“以魏州牙兵之力”说明在攻陷梁时,主要依赖于魏州的兵力。“皇甫晖、张破败之乱”指的是因为某些将领的失策或叛乱导致的混乱局面。

  • 赵在礼之徙滑州,不之官,亦实为其下所制

  • 解析:此处指出赵在礼被调至滑州,但并未到任,而是被其部下控制。这反映了当时藩镇割据的局面以及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力不足。

  • 在礼欲自谋脱祸,阴遣腹心诣阙求移镇

  • 解析:赵在礼想要自己谋划摆脱目前的困境(可能是指政治上的困境或者危机),于是暗中派遣亲信到朝廷请求调动职位。“阴遣腹心诣阙求移镇”说明了他在寻求改变当前处境的方式。

  • 帝乃为之除皇甫晖陈州刺史,赵进贝州刺史,赵在礼为横海节度使;以皇子从荣镇鄴都,命宣徽北院使范延光将兵送之,且制置鄴都军事

  • 解析:皇帝决定对赵在礼进行职务调整,分别任命皇甫晖为陈州刺史,赵进为贝州刺史,并让赵在礼担任横海节度使,以加强其在该地区的权力和地位。另外,命令宣徽北院使范延光带领军队护送皇子从荣前往邺都镇守,并且设置邺都的军事事宜。这些措施显示了朝廷对邺都地区的关注以及对赵在礼的支持。

作品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唐朝后期的政治动荡和军事策略调整。通过对不同历史事件的叙述,展示了朝廷如何在不同的情况下采取应对措施,以及这些措施对当时局势的影响。诗中不仅记录了历史事实,还透露出作者对于当时政治状况的深刻理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