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阏逢敦牂二月,尽旃蒙协洽,凡一年有奇。
潞王下清泰元年(甲午,公元九三四年)
二月,癸酉,蜀主以武泰节度使赵季良为司空兼门下侍郎、同平章事,领节度使如故。
吴人多不欲迁都者,都押牙周宗言于徐知诰曰:“主上西迁,公复须东行,不惟劳费甚大,且违众心。”丙子,吴主遣宋齐丘如金陵,谕知诰罢迁都。先是,知诰久有传禅之志,以吴主无失德,恐众心不悦,欲待嗣君;宋齐丘亦以为然。一旦,知诰临镜镊白髭,叹曰:“国家安而吾老矣,奈何?”周宗知其意,请如江都,微以传禅讽吴主,且告齐丘。齐丘以宗先己,心疾之,遣使驰诣金陵,手书切谏,以为天时人事未可;知诰愕然。后数日,齐丘至,请斩宗以谢吴主,乃黜宗为池州副使。久之,节度副使李建勋、行军司马徐玠等屡陈知诰功业,宜早从民望,召宗复为都押牙。知诰由是疏齐丘。

资治通鉴 · 卷二百七十九 · 后唐纪八

起阏逢敦牂二月,尽旃蒙协洽,凡一年有奇。

潞王下清泰元年(甲午,公元934年)
二月,癸酉,蜀主以武泰节度使赵季良为司空兼门下侍郎、同平章事,领节度使如故。

吴人多不欲迁都者,都押牙周宗言于徐知诰曰:“主上西迁,公复须东行,不惟劳费甚大,且违众心。”丙子,吴主遣宋齐丘如金陵,谕知诰罢迁都。

先是,知诰久有传禅之志,以吴主无失德,恐众心不悦,欲待嗣君;宋齐丘亦以为然。一旦,知诰临镜镊白髭,叹曰:“国家安而吾老矣,奈何?”周宗知其意,请如江都,微以传禅讽吴主,且告齐丘。

齐丘以宗先己,心疾之,遣使驰诣金陵,手书切谏,以为天时人事未可;知诰愕然。后数日,齐丘至,请斩宗以谢吴主,乃黜宗为池州副使。

久之,节度副使李建勋、行军司马徐玠等屡陈知诰功业,宜早从民望,召宗复为都押牙。知诰由是疏齐丘。

译文:

在清泰元年的二月,也就是公元934年2月,蜀主后唐皇帝将武泰节度使赵季良任命为司空兼门下侍郎和同平章事,继续担任节度使的职务。

吴国的人们都不希望改变首都的位置,都押牙周宗告诉徐知诰说:“主上向西迁移,你又要向东去,这样做不但耗费很大,而且还违背了大家的意愿。”丙子这一天,吴王派遣宋齐丘到金陵,向徐知诰表示要他放弃迁移首都的计划。

在此之前,徐知诰早就有传位给他人的想法,由于吴王没有失去德行,徐知诰担心大众不会高兴,想要等到他的继承人。宋齐丘也认为应该这样。一天,徐知诰对着镜子拔掉自己的白胡须,感叹道:“国家安稳,而我已经很老了,怎么办呢?”周宗了解他的意思,请求去江都劝说吴王,并暗示他让吴王传位给徐知诰。宋齐丘因为周宗比他先,心里十分生气,派使者快马赶往金陵,亲手写信强烈劝止徐知诰,认为时机和人事条件还不成熟。徐知诰对此感到十分惊讶。几天后,宋齐丘到达金陵,请求将赵季良斩首以示对吴王的谢罪,于是免除赵季良的官职,降为池州副使。

过了很长时间,节度副使李建勋、行军司马徐玠等人多次上奏徐知诰的功业,应该早日顺应民众的愿望,召回赵季良重新任用他为都押牙。因此徐知诰开始疏远宋齐丘。

赏析:

本文通过叙述赵季良被任命为官职以及其随后被贬的事件,反映了历史人物之间的权力斗争及政治策略。通过这一事件可以观察到当时政权更迭的复杂性及其对个人命运的影响。同时,也揭示了君主与官员之间微妙的关系和权力博弈。

在文中,周宗与宋齐丘的政治策略体现了不同的立场和利益冲突,展示了政治局势的多变性和复杂性。这种描述方式不仅增强了故事的戏剧性,也加深了读者对于历史事件的理解和感受。

通过对徐知诰的内心活动的描述,如他对自己年岁增长的感慨以及对政治变化的无奈和焦虑,使得这一历史人物的形象更加鲜活、真实,增加了文本的艺术魅力和感染力。

这篇文章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入的人物刻画,成功地展现了历史的丰富性和复杂性。它不仅让我们了解到历史的真实面貌,也提供了一种思考权力、政治和个人命运关系的深刻视角。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