潞王上
明宗圣德和武钦孝皇帝下清泰元年(甲午,公元九三四年)
春,正月,戊寅,闵帝大赦,改元应顺。壬午,加河阳节度使兼侍卫都指挥使康义诚兼侍中,判六军诸卫事。
硃弘昭、冯赟忌侍卫马军都指挥使、宁国节度使安彦威、侍卫步军都指挥使、忠正节度使张从宾,甲申,出彦威为护国节度使,以捧圣马军都指挥使硃洪实代之;出从宾为彰义节度使,以严卫步军都指挥使皇甫遇代之。彦威,崞人;遇,真定人也。
戊子,枢密使、同平章事硃弘昭、同中书门下二品冯赟、河东节度使兼侍中石敬瑭并兼中书令。赟以超迁太过,坚辞不受;己丑,改兼侍中。
壬辰,以荆南节度使高从诲为南平王,武安、武平节度使马希范为楚王。
甲午,以镇海、镇东节度使吴王元瓘为吴越王。
诗句
清泰元年(甲午,公元934年)
春,正月,戊寅,闵帝大赦,改元应顺。
壬午,加河阳节度使兼侍卫都指挥使康义诚兼侍中,判六军诸卫事。
硃弘昭、冯赟忌侍卫马军都指挥使、宁国节度使安彦威、侍卫步军都指挥使、忠正节度使张从宾。甲申,出彦威为护国节度使,以捧圣马军都指挥使硃洪实代之;出从宾为彰义节度使,以严卫步军都指挥使皇甫遇代之。
彦威,崞人;遇,真定人也。
戊子,枢密使、同平章事朱弘昭、同中书门下二品冯赟、河东节度使兼侍中石敬瑭并兼中书令。
赟以超迁太过,坚辞不受;己丑,改兼侍中。
壬辰,以荆南节度使高从诲为南平王,武安、武平节度使马希范为楚王。
甲午,以镇海、镇东节度使吴王元瓘为吴越王。
译文
明宗的圣德和武艺受到钦敬,皇帝的孝心被世人称赞,这就是清泰元年。
春季正月五日,闵帝宣布实行大赦,改换新的年号为应顺。
壬午,加授河阳节度使兼侍卫都指挥使康义诚兼侍中,让他管理六军各卫事务。
朱弘昭、冯赟对侍卫马军都指挥使、宁国节度使安彦威、侍卫步军都指挥使、忠正节度使张从宾心怀不满,于甲申将安彦威调任护国节度使,用捧圣马军都指挥使硃洪实接替他的位置;又将张从宾调任彰义节度使,用严卫步军都指挥使皇甫遇接替他。
朱弘昭、冯赟、石敬瑭都是崞县人;皇甫遇原是真定人。
戊子,枢密使、同平章事朱弘昭、同中书门下二品冯赟、河东节度使兼侍中石敬瑭同时兼任中书令。
冯赟因为升官太快感到不妥,坚决请求辞去中书令的职位。
己丑,改任他为兼侍中。
壬辰,任命荆南节度使高从诲为南平王,武安、武平节度使马希范为楚王。
甲午,任命镇海、镇东节度使吴王元瓘为吴越王。
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后唐帝位更迭的历史事件,涉及人物包括闵帝李从厚、朱弘昭、冯赟、石敬瑭等人。诗中通过描述这些人物的行为和决定,展现了当时的社会政治局势以及人物之间的权力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