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壬辰,作浮梁于德胜口。
彰义节度使张彦泽欲杀其子,掌书记张式素为彦泽所厚,谏止之。彦泽怒,射之;左右素恶式,从而谗之,式惧,谢病去,彦泽遣兵追之,式至邠州,静难节度使李周以闻,帝以彦泽故,流式商州。彦泽遣行军司马郑元昭诣阙求之,且曰:“彦泽不得张式,恐致不测。”帝不得已,与之。癸未,式至泾州,彦泽命决口,剖心,断其四支。
凉州军乱,留后李文谦闭门自焚死。
蜀自建国以来,节度使多领禁兵,或以它职留成都,委僚佐知留务,专事聚敛,政事不治,民无所诉。蜀主知其弊,丙辰,加卫圣马步都指挥使、武德节度使兼中书令赵廷隐、枢密使、武信节度使、同平章事王处回、捧圣控鹤都指挥使、保宁节度使、同平章事张公鐸检校官,并罢其节度使。三月,甲戌,以翰林学士承旨李昊知武德军,散骑常侍刘英图知保宁军,谏议大夫崔銮知武信军,给事中谢从志知武泰军,将作监张讠赞知宁江军。
《资治通鉴》是中国古代的一部编年体通史,由北宋的史学家司马光主编。以下是对《资治通鉴·卷二百八十二·后晋纪三》的逐句解释:
原文: 资治通鉴 · 卷二百八十二 · 后晋纪三
译文: 资治通鉴(卷二百八十二)后晋纪三。
注释: 资治通鉴:这是一部关于历史事件的汇编,用于提供治国的经验和教训。卷二百八十二:这是《资治通鉴》中的第二百八十二卷,记载了有关后晋的史事。后晋纪三:这是第三卷,记录的是后晋时期的事件。
《资治通鉴·卷二百八十二·后晋纪三》是一本重要的历史著作,其内容丰富且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通过对这首诗的解读,我们可以深入地了解后晋时期的一些重要事件和社会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