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宁节度使赟已至宋州,王峻、王殷闻澶州军变,遣侍卫马军都指挥使郭崇威将七百骑往拒之,又遣前申州刺史马鐸将兵诣许州巡检。崇威忽至宋州,陈于府门外,赟大惊,阖门登楼诘之。对曰:“澶州军变,郭公虑陛下未察,故遣崇威来宿卫,无他也。”赟召崇威,崇威不敢进。冯道出与崇威语,崇威乃登楼,赟执崇威手而泣。崇威以郭威意安谕之。少顷,崇威出,时护圣指挥使张令超帅部兵为赟宿卫,徐州判官董裔说赟曰:“观崇威视瞻举措,必有异谋。道路皆言郭威已为帝,而陛下深入不止,祸其至哉!请急召张令超,谕以祸福,使夜以兵动崇威,夺其兵。明日,掠睢阳金帛,募士卒,北走晋阳。彼新定京邑,未暇追我,此策之上也!”赟犹豫未决。是夕,崇威密诱令超,令超帅众归之。赟大惧。
【译文】
资治通鉴·卷二百八十九·后汉纪四
武宁节度使王赟抵达宋州。王峻、王殷听说澶州军变,派遣侍卫马军都指挥使郭崇威率七百骑兵前往抵挡,又派前申州刺史马铎率兵至许州巡视。郭崇威突然来到宋州,陈兵于府门外,王赟大惊,关闭城门登楼询问情况。郭崇威回答说:“澶州军变,郭公忧虑陛下未能察知,所以派遣我前来宿卫,并无他意。”王赟召见郭崇威,郭崇威不敢进入。冯道出来与郭崇威交谈,郭崇威这才登上高楼,王赟握住郭崇威的手流泪。郭崇威以郭威的心意安慰他。过了一会儿,郭崇威离开,当时护圣指挥使张令超率部兵为王赟宿卫,徐州判官董裔劝说王赟说:“我看郭崇威举止行动,必有其他阴谋。道路上的人都在传言,郭威已经称帝,而您却深入敌境不退,恐怕会有祸患!请迅速召见张令超,告诉他祸福利害,让他夜里动手攻击郭崇威,夺取他的兵权。明天,掠夺睢阳金帛,招募士卒,向北逃奔晋阳。他们新定的京都尚未来得及追剿我们,这是上策。”王赟犹豫不决。这天晚上,郭崇威秘密地诱导张令超,让张令超率领部队归顺自己。王赟十分恐惧。
注释:
- 资治通鉴:是一部由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编年体史书,记载了从唐朝天祐四年到北宋哲宗元佑元年的历次战争和政治事件。
- 武宁节度使:是古代中国的一种官衔,相当于现在的高级地方官员。
- 王赟:是后汉的一位将军。
- 郭崇威:是后汉的一位将领。
- 郭威:是后汉的一位皇帝。
- 冯道:是后汉的一位大臣。
- 张令超:是后汉的一个将领。
- 董裔:是后汉的一个官员。
- 睢阳:是后汉的一个地区。
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后汉时期的一次政变。武宁节度使王赟和郭崇威之间的关系复杂,郭崇威曾向王赟透露郭威可能称帝的消息,但王赟并未相信。当郭崇威突然来到宋州并发动政变时,王赟感到惊恐并试图阻止他。然而,局势已经无法挽回,最终王赟被迫投降。这首诗通过描述这一历史事件,展现了权力斗争的残酷和复杂性。同时,诗歌也表达了对历史的深刻反思和对未来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