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唐精兵悉在江北,克宏所将数千人皆羸老,枢密使李征古复以铠仗之朽蠹者给之。克宏诉于征古,征古慢骂之,众皆愤恚,克宏怡然。至润州,征古遣使召还,以神卫统军硃匡业代之。燕王弘冀谓克宏:“君但前战,吾当论奏。”乃表克宏才略可以成功,常州危在旦莫,不宜中易主将。克宏引兵径趣常州,征古复遣使召之,克宏曰:“吾计日破贼,汝来召吾,必奸人也!”命斩之。使者曰:“受李枢密命而来。”克宏曰:“李枢密来,吾亦斩之!”
初,鲍修让、罗晟在福州,与吴程有隙,至是,程抑挫之,二人皆怨。先是,唐主遣中书舍人乔匡舜使于吴越,壬子,柴克宏至常州,蒙其船以幕,匿甲士于其中,声言迎匡舜。吴越逻者以告,程曰:“兵交,使在其间,不可妄以为疑。”唐兵登岸,径薄吴越营,罗晟不力战,纵之使趣程帐,程仅以身免。克宏大破吴越兵,斩首万级。硃匡业至行营,克宏事之甚谨。吴程至钱唐,吴越王弘亻叔悉夺其官。

资治通鉴(第二百九十三卷,后周纪四)

诗句:

  1. 唐精兵悉在江北,克宏所将数千人皆羸老。
  2. 枢密使李征古复以铠仗之朽蠹者给之。
  3. 克宏诉于征古,征古慢骂之,众皆愤恚。
  4. 燕王弘冀谓克宏:“君但前战,吾当论奏。”
  5. 常州危在旦莫,不宜中易主将。
  6. 初,鲍修让、罗晟在福州,与吴程有隙。
  7. 唐主遣中书舍人乔匡舜使于吴越。
  8. 朱匡业至行营,克宏事之甚谨。
  9. 吴程至钱唐,吴越王弘亻叔悉夺其官。

译文:

  1. 当时后唐的精锐部队都在江北,而郭克宏带领的几千名士兵都已年老体弱。
  2. 李征古又拿已腐朽不堪的武器发给了这些士兵。郭克宏对此向李征古申诉,李征古却对他大声辱骂,这让所有人都非常愤怒。
  3. 郭克宏心情愉快地离去了。到了润州,李征古派人召他回去,并命令神卫统军朱匡业接替他的职位。
  4. 燕王郭弘冀对郭克宏说:“你只管向前战斗,我将会向朝廷上奏你的功劳。”于是,他推荐郭克宏担任常州的主将。
  5. 这时,吴程已经压制了郭克宏一段时间,所以,当吴程来到时,郭克宏决定直接攻击他。
  6. 起初,鲍修让和罗晟在福州的时候,与吴程有矛盾,现在,吴程压制了他们,两人都非常不满。
  7. 唐主派遣中书舍人乔匡舜出使吴越,壬子这一天,郭克宏抵达常州,蒙着船篷,用帷幕遮起来,把士兵们藏在帷幕里面,声称迎接乔匡舜。
  8. 吴越的侦察员向郭克宏报告了这个情况,郭克宏说:“我们与吴越的军队交战,使者就在我们中间,我们不能随便怀疑他们。”
  9. 唐军队登上岸后直奔吴越军营,罗晟不进行战斗,任由郭克宏让他们去自己的营地,自己则侥幸逃脱。

赏析:
这首诗主要描述了后周时期,郭克宏在面对吴越军队时的英勇表现以及他在政治斗争中的遭遇。诗中通过描绘郭克宏与吴越军队的战斗场景,展示了他的英勇无畏和坚定决心。同时,也反映了当时政治斗争的激烈程度和复杂性。诗中的语言简练有力,通过对战场的描述,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和无情,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于战争的看法和态度。此外,诗歌还涉及到了一些历史事件和人物关系,使得整个故事更加生动和具体。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