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静僧家亦未如,绿葵红稻饱餐馀。
逢人不喜谈时事,养性惟便读道书。
来往自行三径熟,过从每共四邻疏。
洛安郡里东城下,一簇芳林是我居。
我们来看这首诗的整体结构和内容。这是一首五言律诗,共四句,按照平仄韵律排列,每两句构成一个对仗。
- 诗句释义:
- “清静僧家亦未如,绿葵红稻饱餐馀。”
这句表达了作者对于清静僧人的生活方式的羡慕之情。他看到绿葵和红稻,觉得它们已经吃得非常充足了,这反映出诗人对于世俗生活的满足和对物质享受的淡泊。
- “逢人不喜谈时事,养性惟便读道书。”
这句表明作者不喜欢谈论时事,而是选择通过阅读道教书籍来修养性情。这反映了作者追求内心的平和与智慧,而非世俗的纷扰。
- “来往自行三径熟,过从每共四邻疏。”
描述了作者在自家附近的小路上行走自如,与邻居的关系也较为疏远。这可能反映了诗人对于社交关系的淡泊态度,或者是一种对自然、简朴生活的向往。
- “洛安郡里东城下,一簇芳林是我居。”
这句描绘了作者居住在洛安郡的一个角落,周围被茂密的芳林所包围,体现了一种幽静和远离尘嚣的生活状态。
译文:
清静僧家亦未如,绿葵红稻饱餐馀。
逢人不喜谈时事,养性惟便读道书。
来往自行三径熟,过从每共四邻疏。
洛安郡里东城下,一簇芳林是我居。关键词注释:
- “清静僧家”:描述了一种超脱世俗、宁静的生活状态。
- “绿葵红稻”:象征着简单而充实的生活。
- “逢人不喜谈时事”:反映出作者对俗世事务的漠然态度。
- “养性惟便读道书”:强调通过阅读道家经典来修养性情。
- “来往自行三径熟”:表示自己能够自如地行走于熟悉的小径上。
- “过从每共四邻疏”:可能意味着与邻里的关系较为疏远。
- “洛安郡里东城下”:指明了诗人的居住地点。
- 赏析:
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对于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于内心平静的追求。通过对清静僧人、绿葵红稻等意象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世俗繁华的淡泊,以及对精神世界的高度重视。同时,通过描写与邻里关系的变化,反映了诗人对人际交往的态度及其变化。整体而言,这首诗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和的意境,是诗人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