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时才略本纵横,翻向文章振大名。
政事堂中辞重位,图书阁下养闲情。
高高节行将谁比,的的襟怀向我倾。
吟得新诗只相寄,心看轩冕一铢轻。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题,考生应先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分析诗句的内容,最后再指出其使用的艺术手法及表达的思想情感。“辄歌盛美献秘阁侍郎”,即献诗给皇帝,献上歌颂朝廷功德的诗。“济时才略本纵横,翻向文章振大名”,诗人自比为纵横家,说明他具有杰出的才华,能够施展自己的抱负。“政事堂中辞重位,图书阁下养闲情”,在政事堂中,我辞让高位,在图书阁里,我养养闲情。“高高节行将谁比,的襟怀向我倾”,我的高尚节操,有谁能比得上呢?我的襟怀,都倾注到这首诗了。尾联写诗赠人,是希望对方也像自己一样,能保持清白之身,不为权奸所动。
【答案】
译文:
我本来有纵横家的才能,现在却要写文章来振兴国家的声名。
我在政事堂里辞让了高位,却在图书阁中养养闲情。
我的高尚节操有谁可与相比呢?我的胸怀全写在我的这首诗中。
赏析:
这是一首献诗之作。诗的前两句,诗人以豪放的语言,表达了他要施展才华、振兴国家的愿望。后两句则表明了他洁身自好的态度。全诗直抒胸臆,不事雕饰,表现出一种豪迈的风格。
首句“济时才略本纵横”,诗人说自己本来是纵横家,现在却要写文章来振兴国家的声名,可见他对国家命运有着深切的关心。“翻向文章振大名”中的“翻向”,就是“转用”的意思,诗人说,我现在转而从事文章创作,来振兴国家的声名。这两句写出诗人从政的雄心壮志,以及他不愿随波逐流、甘当权门爪牙的志节。“政事堂中辞重位,图书阁下养闲情”,这两句写出他在政事堂里辞官,而在图书阁下养闲情。诗人说他辞了官,其实是在避嫌疑。“政事堂中”,指宰相府。“书阁下”,指翰林院。《旧唐书·陆象先传》载:“宰相张九龄、萧嵩欲引象先入相,乃讽象先撰《文苑要略》。”可知象先曾为宰相起草《文苑要略》。而象先又曾任秘书监,所以这里说在图书阁里养闲情,实是避嫌。这两句写出他在政治上进退的抉择,以及他超然物外的生活情趣。诗人既不甘为权贵所用,又不与世俗沉浮,表现了他的高洁品格。
颈联是全诗的精华所在,诗人用一个“将”字领起四句。前二句,“高高”二字形容他的气度不凡,“的得”二字赞美他的襟怀坦荡。诗人称颂自己的气度,是因为气度决定人格,只有气度恢宏的人,才能襟怀坦荡,心地光明。后二句,诗人用“倾”字赞颂对方的高风亮节。诗人说,你的高尚节操,有谁可与相比呢?我的胸怀全写在我的这首诗中。这四句是全诗的主旨,也是对友人的高度赞扬。
尾联是写诗人寄诗于友的情景。“吟得新诗只相寄”一句,写出诗人寄诗于友的原因。因为友人有高尚的情操和坦荡的襟怀,所以诗人才会吟咏新诗寄给他。“心看轩冕一铢轻”一句,写出诗人对友人的期待。“轩冕”是古代官吏的代称,这里比喻显官显爵。诗人说,看到你这样的高尚人品,我的心情就会轻松愉快。